這六位房師所拜門路也不一樣,有清流派人,有保守派人,有洋務派人,還有兩宮太后直接點名人,所以酒宴上,聽小曲喝花酒,高雅又有情調,其他事免談。
酒宴結束李國樓送別六名老師,落後毛昶熙獨自留下來了,他沒有踏上馬車,而是又轉回寶芝房和李國樓說起悄悄話。
“國樓,告訴你一件事,清流派翁同龢帶著禮部侍郎徐桐,早上去皇宮向慈禧太后告狀去了,就是為昨天恭親王那份摺子,還有你向皇上提出什麼讓考進士落榜生學習洋文事,你心裡要有個準備,明天太后娘娘問起,你要想好答辯,好自為之。”毛昶熙明地裡是清流派人,暗地裡把他恩師李鴻藻給出賣了。
“多謝毛大人關照,以後我一定登門拜謝。”李國樓送別毛昶熙,感慨人心隔肚皮,昨天上書房裡,翁同龢只是皇上沒來時,和他以及恭親王,有幾句爭辯,到了皇上來了,一言不發,沒有反駁恭親王那個關於留洋摺子,也沒有對他提出讓落榜生學習洋文表示不滿,皇上還金口玉言說把這道《擬選學童出洋學藝折》摺子“留中不發!”
翁同龢竟然瞞著皇上,還拉攏了冥頑不靈,食古不化禮部侍郎徐桐,去向慈禧太后告狀,把他也拖進水裡了,慈禧太后寫文章就喜歡用八股文,這件事上會怎麼看他這個科探花郎呢,李國樓思索著,沉浸於朝堂之上勾心鬥角之中,沒有想到人生第一次上早朝就會有一次生死較量,原本沒有想過遞摺子,看來今晚又要寫上半宿文章,公派留洋事情上,他絕不會妥協,至於讓落榜生學習洋文上,這要看慈禧太后臉色,時刻準備見風轉舵,這種事退一步方能海闊天空。
翁同龢還是帝師呢,他怎麼做出出賣同治皇帝載淳事,一點也不害怕,下個月同治皇帝就要親政了呀,“親政。”猛然間李國樓渾身一個激靈,猛然醒悟過來,作為神捕他有著常人所沒有敏銳,一個重大陰謀被他發現了蛛絲馬跡。
李國樓騰地站起,推開翠雲閣門,找到陳香芳,說道:“大奶奶,我現就要進宮一次,去見皇上,晚上若是晚點回來,客人你招待一下。”說完李國樓不等陳香芳反應過來直接衝出寶芝房大門,眼前就算刀山火海,他也要去闖,能算計過他人,還沒有生出來呢。
李國樓下午來到養心殿覲見同治皇帝,那是沒有可能看得見皇上人影呀,但李國樓是什麼人,太監都是他朋友,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帶路太監引領之下,走了一個多小時,一處戲樓裡,李國樓終於向主子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魯特氏磕頭請安了。
能打斷同治皇帝聽戲雅興人不多,雖然很不高興,但也接受了李國樓誠懇道歉。
“李國樓到底什麼事啊。”同治皇帝看著樓下戲臺上,停止演出戲子,心不焉問道。
李國樓躬身說道:“奴才,回家想到下個月皇上親政時,奴才不身邊,不能向皇上、皇后道喜,心裡焦急不安,所以提早給皇上、皇后送賀喜禮物來了。”說完李國樓從袖籠裡掏出禮單,呈上去了,大太監劉德印,把禮單遞給了同治皇帝。
“哦·······這麼回事啊。”同治皇帝隨手開啟禮單,乍一看禮單裡還貼一張小紙條,“十萬火急,單獨面奏!”
同治皇帝攏起禮單,依然拿手中,沒有交給身邊太監,莞爾而笑道:“皇后,你先聽戲吧,我想出去走一走和李國樓說一會兒話!”
皇后阿魯特氏對著李國樓點點頭,聲音愉悅說:“皇上,那本宮就另點一齣戲,等你回來再一起看!”
“嗯,好。”同治皇帝蹬蹬蹬走下了戲樓,身後拖著四名小太監,李國樓走後。
花園涼亭裡同治皇帝喝退跟隨四名太監,坐空鏤鑲嵌玉石紫檀木凳上,說道:“李國樓這麼神秘幹嘛,到底有什麼事!”
李國樓垂首站立旁,畢恭畢敬道:“皇上,奴才實話告訴你,過去奴才是一名神捕,專門和壞人玩貓捉耗子游戲,所以別人背後搞鬼,奴才一瞧就明白了,一個比天還大陰謀,已經算計到皇上頭上,皇上你沒發現嗎!”
“講,恕你無罪。”同治皇帝看了看遠處四名站定隨身太監,都懂規矩,沒有一個抬頭張望人。
李國樓低聲道:“皇上,兩宮太后娘娘是不是要你修建萬壽山工程,太后娘娘才肯撤去簾子,而你老師是不是要你親政時第一道旨意就是讓兩位母后娘娘頤養天年,頒佈旨意重修圓明園!”
“是啊,李國樓,你怎麼知道宮裡秘密。”同治皇帝有些生氣,語氣有責難味道。
李國樓低聲道:“皇上親口封賞我一個萬壽山工程督辦,後面事就是我推理出來,皇上這就是一個天大陰謀,只要你頒佈這道旨意,天下將會大亂,中央、地方大員都會上疏出面反對,沒有人會支援你親政,所有人會把你貶低,到那時兩宮太后娘娘將會出面擺平這件事,說你少不事,還需有人督促,那道簾子又會掛起來,皇上還是像現這樣,聽戲遊玩,等待太后娘娘殯天那一天,才有出頭之日!”
“大膽。”同治皇帝忿怒站起,呵斥李國樓,讓李國樓一個哆嗦,翻身跪地上。
“臣,冒死覲見,誰給皇上提這條建議,誰就該殺,皇上,凡事可以暗著來,既然操辦萬壽山工程交給奴才了,何必弄得天下人皆知呢!”
李國樓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把額頭也磕破了,額頭上起了個瘤子,忠言逆耳利於行,他也難得做一回死忠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