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些憂國憂民之士,除了科考這座獨木橋,還有就是向當權者上書,闡述自己治國思想,來達到飛黃騰達目,當然這是條捷徑,也是條很難走通路,靠一篇文章邁入朝堂人屈指可數,特別是從隋唐有了科考以後,就算走通人也沒有什麼大作為,當上高官人比比皆是,但名垂千古名人,只有秦朝時丞相李斯。
李國樓既然想升上去,又不去讀八股文,買一個恩科進士名額,總要有思想闡述給恭親王奕訢聽,等到恭親王接見他時,也能有放矢,讓總理大臣恭親王知道他是大清希望所,只要給他一片雲彩,就能畫出奪目彩虹。
李國樓回道:“嗯,我寫好了,什麼時候拿給你看呢!”
甄玉環瞧著李國樓懶洋洋,端著茶杯,翹著二郎腿樣子,不由大為光火,把這些天求爺爺告***怨氣發洩出來,怒道:“李國樓給我坐好了,我們這麼累是為了什麼,還是不是為了給你打好底子,讓朝堂上做了幾十年地方官人對你交口稱讚,有了誇耀民政資歷,你不是說沒有政績,坐上七品官也是虛嗎,我們這麼忙還不是為了你!”
“哦,我現就去拿。”李國樓不敢使喚通房丫鬟白蓮,騰地站起躥出客廳,奶奶們生理有問題,把他當做出氣筒了。
甄玉環把卷宗放置八仙桌上,展開觀看,其他幾名識文斷字奶奶也湊上前,一起觀看。
總理大臣恭親王啟:
臣李國樓泣血而書,對應國策十一條:
第一條:大清國與外國締結條約,當大清國進行,此為原則,以前大清國與各國立約,沒有這麼做,實數不勝數,吃虧頗多。
第二條:與外國締結條約,要多用文字,少用語言,條文文字要簡單扼要,簽署前先諮詢別國家,各國為了各自大清國利益互相猜忌,肯定會指出涉及為重大條款,只是這條要各國不睦情況下使用,若是形成聯盟便不可用。
第三條:只要大清國首都設京師就不要與人開戰,首都離海太近,無險要可依,這一條有人不以為然,即使如此,旅順、威海已經證明其不可守,因此臣堅持這一主張。
第四條:如果沒有強大陸軍部隊,海軍就沒有可以後退餘地,現應該先訓練陸軍,等陸軍練好,再練海軍。
第五條:北洋水師購買諸多船炮,這是十分失誤之事,若是這些鉅額資金先去買式槍支是有莫大好處,等陸軍強大了,再建立海軍,以購船炮之款購式槍,等陸軍練成勁旅,再購船炮,如今本末倒置,後果非常危險,若是海軍撐不住,陸軍有積弱難返,國土將會被瓜分。
第六條:對於朝堂上那些主戰大臣,想要恢復祖上榮耀人,卻又不會上第一線人,全部驅逐,兵行臨險,決不能輕言開戰。
第七條:政府理應鼓勵本國商人出國,直接向外國製造廠訂購採辦,有容乃大,這樣才能與世界接軌。
第八條:海關總署應該設上海,許可權必須限於進出口稅務,不讓總稅務司英國人赫德插手其他地方事務,赫德動不動就和外國官員商議,豈不是干預大清國內政,而他卻領著大清國俸祿,滑天下之大稽。
第九條:政府應當責成專理大臣採辦國防軍火大事,如果遇到與各國公使談判不順暢時候,當令出使大臣,外商辦。
第十條:當務之急應該大力開辦稅務學堂,讓大量學生學習關稅知識,做好替代洋人準備,薪水應該按照外國人標準,以高薪養廉,海關關稅關係到國家收入,豈能讓外國人把持至今,一定要收歸國有。
第十一條:疆戰事失利,要追究統帥景廉責任,如今東捻已平,西捻肅清之後,應當傾全國之力,收復疆失地,疆不是荒蠻之地,而是關係國家存亡大事,失去疆必將失去**、蒙古,大清國將沒有屏障可依,接下來各地督撫必將洋人支援下變為**小王國。
臣,李國樓雖只是刑部一名九品小官,但愛國之心天日可鑑,奴才年輕有著朝氣,變革時代,當有變革手段,萬望面見恭親王有當面應對之時,跪拜叩首。
下書年月日。
旁謝秀珠輕聲詠讀,每個人表情怪異,萬沒想到李國樓上書恭親王治國陳條,羅列種種國家不是,沒有一條是誇讚人,把他叔公李鴻章也得罪了,竟爾說大清帝國建北洋水師是浪費民脂民膏,本末倒置。
甄玉環瞪著李國樓,問道:“李國樓,你是怎麼想!”
李國樓再次翹起二郎腿,端起茶杯,緩緩說:“我就是這麼想,恭親王要麼用我主張,要麼我就像這樣混,賺錢我比誰都行,呆刑部要不了三年,包大人也會升我上去,我不急!”
甄玉環衝入李國樓懷裡,嬌聲道:“麥克,你不急,我急了,趕明我就幫你遞上去,你膽子太大了,我咬死你。”說完甄玉環當眾表演她咬人絕技,毫不乎旁邊其他奶奶看著他們。
李國樓喘口氣,問道:“幾個人啊!”
耶利亞發嗲道:“麥克,嗨唄,通宵唄。”說完耶利亞手裡拿著一瓶紅酒,款款走上樓,身後其他奶奶也手裡拿著紅酒以及酒杯,簇擁著李國樓一起上樓嗨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