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信來到魏國後,得到了魏王的召見。
待虞卿言明來意後,魏圉隨即又召見了相國子順,商量此事。
魏王對魏相子順道:“相國,現在趙王派上卿虞信來我魏國,言趙國此番不割讓六城於秦國,願歸還過去佔我魏國之城邑,希望與我魏國合縱抗秦。”
“但現在秦國勢大,若寡人派兵增援趙國,又恐秦國伐我魏國,我魏國當如何取之?”
魏相子順對魏圉躬身道:“大王,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秦國此番派兵準備攻打趙國,若我魏國此番不派兵援救趙國,趙國必亡。”
“大王,若趙國被秦國佔領,秦國下來必伐我魏國,我魏國何以獨存?不若趁現在,我魏國派兵增援趙國,共抗秦國。如此,兩國皆保也。”
魏王聽罷子順的話後,沉思了良久,對魏相子順道:“善。相國之言甚是。”
隨後,傳喚虞卿,對虞卿道:“虞卿,請回去轉告趙王。若秦軍伐趙,寡人會派兵增援趙國的,共抗秦軍,請趙國放心。”
聽罷魏王的話後,虞卿心中大喜,對魏王道:“多謝魏王,微臣回去必轉告我王。”
虞卿在得到魏王出兵的保證後,隨即就轉往齊國,準備再聯合齊國共同抗秦。
虞卿一行來到齊國都城臨淄,已經是八月下旬了,虞卿得到了君王后和齊王建的召見。
對於此番虞卿前來齊國的目的,君王后和兒子齊王建兩人,早已心知肚明。
待見罷虞卿後,君王后召見了自己弟弟後勝和大臣周子,詢問兩人的意見。
為此,後勝與大臣周子產生了激烈的辯論。
周子今年剛被君王后,提拔為齊國亞卿。
聽完君王后闡述完虞卿的來意後,站起身來,對君王后與齊王田建兩人道:“太后、大王,秦國去年自長平之戰後,已有併吞天下之志,我齊國萬不可漠然視之!”
“趙國乃我齊國西之屏障,兩國的關係乃是唇亡齒寒。一旦趙國滅亡,被秦國所佔。我齊國馬上就面臨秦國的大軍,禍患將至。”
“不如此番,我齊國趁虞卿前來,聯合趙國、魏國,乃至楚國、燕國、韓國諸國,合縱共同抗秦。如此,秦國必然大敗,而我齊國以可從趙國手中,取得六城。何樂而不為呢!”
君王后和齊王建兩人,聽罷周子的話後,都點了點頭。
君王后的弟弟後勝,一看此種情形,心裡可就著急了。
前兩天,秦國派往齊國的秦使,遵照秦相範睢的囑託,又給後勝送來了千金,以及十幾件珍寶。
後勝對於秦使的目的,是心知肚明,當場就明確表示,必會勸自己的姐姐君王后和齊王建兩人,不派兵增援趙國。
但是現在看到家姊君王后和齊王建兩人的態度,情勢不妙呀!
後勝站了出來,對君王后與齊王建兩人道:“太后、王上,剛才亞卿周子之言,謬論也。”
不顧旁邊亞卿周子看向自己,眼中冒出的怒火。
後勝繼續對君王后和齊王建兩人道:“太后、王上,請恕臣大膽,敢問太后、王上,當今天下,哪國為最強?”
坐在上面的齊王建不待母親君王后回答,就對自己的舅舅後勝言道:“這還用說麼,自然秦國實力最強。”
後勝聽罷齊王建的話後,聲音不由地提高道:“王上所言極是。現今天下秦國實力最強,而趙國自去年長平之戰後,實力大減,國力空虛。”
“我齊國如果此番聽信了虞信的話,派兵前往支援趙國,可能保證確信戰勝秦國?若戰勝了秦國,事後也必面臨秦國強烈的報復。若戰勝不了秦國,則大禍馬上來臨。”
說到這裡,後勝偷偷看了下,上面就座的君王后和齊王建的表情,發現兩人面色沉重。就知道這兩人,已經聽進了剛才自己的話語。
對君王后和齊王建兩人繼續說道:“太后、王上,請不要忘記以前六國,是如何對待我齊國的?當年六國合縱伐我齊國,我齊國差點就滅亡了呀!”
“現在他們六國相互征伐,我齊國何必多此一舉?管他們其他國家呢!更何況,現在我齊國與秦國簽有盟約,何必為趙國而揹我齊秦兩國之盟約呢?”
君王后聽罷了自己弟弟的話後,看著下面的亞卿周子站起還想辯論,擺了擺手,制止了周子,對後勝道:“此事有你來處理吧!告知趙國虞卿,我齊國不管他國之事,更不願做那背盟之人。”
後勝聽罷君王后的話後,喜不自勝,趕忙躬身道:“諾。”
虞信在接到後勝傳來的君王后的話後,沒有在齊國停留,著急趕回了邯鄲。
因為此時,秦國的三十萬大軍,在秦將王陵的帶領下,已順著渭河和汾河,乘船朝趙國緩緩而來。
秦趙之間的大戰,又一次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