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秦國大軍攻伐趙國,秦王嬴稷不但向齊、韓、魏三國派出了使者,也向燕國薊都派出了使者。要求燕國按照秦燕兩國,前幾年所簽訂的盟約,出兵相助秦國,攻伐趙國。
秦使來到薊都後,首先拜會了燕相粟腹。
粟腹從秦使手中,接過秦相範睢,寫給自己的親筆信。
範睢的信中寫道:現在秦國已經準備派大軍討伐趙國。希望燕國按照盟約,陳兵於代郡與趙國北部的邊境。待秦國佔領趙國後,秦國將會與燕國一起,平分趙國的土地。
燕相粟腹看罷秦相範睢的信後,心中大喜。
對秦使道:“貴使放心,範相之意,本相亦盡知。待我稟奏給我王與太子後,我燕國必會按此辦理。”
姬康的父親,接到秦國派來的使者照會後,代表武成王接見了秦國的使者。
知道了秦使的來意後,並沒有當場給予答覆。
對秦使言道,說要與武成王與眾臣討論後,再給予秦使答覆。這也是應有之意,秦使自然十分理解。
隨即姬康的父親,就趕緊把此事,稟奏給了臥病在床的武成王。
武成王聽罷太子的稟奏後,知道這件事情對燕國來說非常重大,掙扎著從病床上起來。
讓太子召集了燕相粟腹和大臣將渠兩人,進入王宮商量這個事情。
姬康的祖父武成王,坐在姬康專門讓人給他特製的靠椅上。聽著殿下長大夫將渠和燕相粟腹的兩人,在各自陳述自己的意見。
長大夫將渠,對武成王和姬康的父親兩人道:“王上、太子,秦國豺狼之國也。狡詐兇殘,實不可信。現在派使者來我燕國,言滅趙國後,與我燕國平分趙土。”
“微臣以為這乃是秦國,虛偽之辭。實要我燕國出兵趙國,牽制趙國北部與代郡的趙國大軍,不讓這兩地的趙軍南下,利用我燕國耳!”
“故此,微臣以為,我燕國不可出兵攻伐趙國。只需看秦趙兩國相爭,靜觀其變就好。”
武成王重重喘了口氣,對燕相粟腹道:“相國,你認為我燕國,該如何處理此事?”
燕相粟腹站起,躬身對武成王和姬康的父親道:“王上、太子,趙國乃我燕國世仇。多次出兵伐我燕國,佔我國土,殺我百姓。”
“現在的趙國,已經不是過去兵強馬壯的趙國了。自去年長平之戰後,已經一蹶不振,國力虛弱。這次秦國又出動大軍討伐趙國,準備攻其都城邯鄲,滅其趙國。”
“我燕國中陽等城邑,現在仍然被趙國佔領。此番,正是我燕國收復被趙國所佔失地的大好良機。”
“王上、太子,再加上現在我燕趙兩國邊境,有趙國武垣令縛豹,及其副將王容、蘇射等眾人,已經與在下談好,準備率眾歸順我燕國,這正是天助我燕國也。”
“微臣以為,我燕國應此時派大軍南下,與秦國一道攻伐趙國,平分其疆土。王上、太子,完成我燕國曆代君王之志,就在今朝呀!”
武成王聽罷燕相粟腹的話後,心中有點意動。
看了看旁邊坐著的太子,眉頭緊皺,不知道再想著什麼?
武成王就對姬康的父親道:“太子,你對此事又如何看呢?”
姬康的父親,躬身對武成王道:“父王,兒臣去年到遼地後,康兒曾親自對兒臣言道:“秦有一統天下之志,現多利用我燕國,牽制趙國。”故此,兒子以為,不可輕信其言。”
武成王和粟腹、將渠三人,沒想到姬康的父親會如此說。
但太子把姬康的話,這麼拿出來一說,居然殿內一下靜下來。
實在這幾年,姬康做的許多事太“怕”人了呀!雖然年少,但其言語在燕國,無論敵我各方,都是要仔細斟酌下的。
姬康的父親看到現在這種情況,也愣了下,心道:“吾兒的一句話,你們大家都不作聲了?”
接著看了看父王武成王等三人,繼續道:“父王,兒子以為,相國粟腹大人和將渠大人兩人的話,都有道理。”
“不若我燕國向燕趙邊境增兵,但不向趙國進犯。如此以來,我燕國也沒有違背與秦國所籤的盟約,足可讓我燕國對秦國交代了。”
“此時,我燕國可靜觀秦趙兩國廝殺。若秦國勝,我燕國可奪回被趙佔之燕土。若趙國勝,我燕國也沒有出兵趙國,也沒有得罪趙國。此乃兒臣的愚見,請父王指正。”
粟腹聽罷太子的話後,對姬康的父親道:“太子殿下,那武垣令縛豹等人,是否讓他們當下,歸順我燕國呢?”
姬康的父親看了下武成王,沉思了片刻,對眾人道:“先前我燕國,已答應武垣令縛豹等眾人的要求,允諾其歸順我燕國。我燕國不可失言,自當讓他們率部而歸。”
“再說,目前也是讓他們歸順的最佳時機。趙國要集中大軍防範秦國,對縛豹等人的事,我想趙國會顧不上處理的;更不會因為此事,與我燕國開戰。”
粟腹和將渠兩人相互看了看,都點了點頭。
武成王聽罷太子的話後,欣慰地點了點頭,言道:“就按太子之意處理吧!”
武成王十三年,趙孝成王七年,七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