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即下城,騎馬帶著幾個傳令兵,朝城內駐軍營地而去。
馬良怎麼也沒有想到,就是自己的這一個命令,卻成為了此次國戰的關鍵之舉。
就在燕國為應對此次中原大戰,而積極調兵遣將之際。
楚王熊完與春申君黃歇二人,已經在返回楚國的路途之中。
在熊完所乘坐的廂車之內,熊完朝對面坐著的黃歇問道:
“看來這次五國連橫伐燕,這秦國是出了“血本”了。一方面是主動出兵,一方面又是供應各國大軍的一半糧草,而且還承諾不要所佔燕國的一寸土地。”
“春申君,寡人思來想去,不知道這秦王嬴稷如此做,乃是何故呀?這……這在寡人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之事呀。”
黃歇思索了片刻,對熊完道:“大王,此事不難理解。以臣分析,秦王嬴稷對燕國的崛起,甚為恐懼。吾王想想這燕王康的年齡,就知道了。”
“大王,此番五國連橫伐燕,不管其他各國在秦王嬴稷的鼓動下,是不是真心伐燕?但我楚國還是要按我等來洛邑之時,商定的那樣,虛以應對就是了。”
“對我楚國來說,燕國敗,我楚國也能拿到伐燕的利益;若聯軍敗,我楚國也沒有過分的得罪燕國,對我楚國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失。”
說到這裡,黃歇抬頭看車內沒有他人,但仍悄聲對熊完道:
“大王,可派人告知我楚國前陣的大將景陽,讓其秘密派使者前往燕地,讓其與燕軍達成默契,不要真正的廝殺,對峙就行了。”
“此事談妥後,吾王一定要告知大將景陽,讓其務必守口如瓶,決不可洩露絲毫的口風。其後,我楚國再視聯軍與燕國的戰事而定。此乃臣之拙見,請我王明鑑。”
楚王熊完愣了愣,“哦”了一聲,對黃歇道:
“春申君,你的意思寡人明白了。不過,按汝之策,我楚國真的能獲得更大的好處麼?”
春申君黃歇,面帶微笑對熊完道:
“吾王想想,如今魏、韓倆國已經對秦國唯命是從;而趙國又是中原之大國。若我楚國此番,真心與列國一起出兵伐燕的話,以我楚國當前的國力,怕是爭不過諸國呀!”
“燕國勝利自不必說,就是燕國敗了,聯軍佔據了燕地。對於聯軍所佔城邑,我楚國若同各國搶奪,也是不如的。十之八九,列國會一擁而上,把佔據之地分個精光。”
“王上,以臣所見,結果就是中原列國,連一點油渣都不會跟咱楚國剩下。既然我楚國吃力不討好,何不等諸國攻入到燕地之後,我們再出兵燕國不遲。”
“甚至我們還可以趁機答應燕王康,不滅其國。這樣一來,燕國對我楚國,肯定是感激涕零,弄不好還會把所佔據的齊地,交予我楚國。”
“王上,我楚國這麼做,可以說是左右逢源。是用最小的代價,換取了最大的利益,我楚國何樂而不為呢?大王,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黃歇的一番話,把楚王熊完說的是心花怒放,對黃歇的建議滿意極了。
不由自己,在車內是“哈哈”大笑起來。
對著春申君黃歇,那是眉飛色舞呀!
連連誇獎黃歇道:
“春申君此策甚妙、甚妙呀!正合寡人之意。我楚國就按此策進行吧!春申君,寡人即可派人告知景陽,讓他按此策進行,秘密派人前往燕地,與燕軍達成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