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根據參謀部的建議,我軍對於南部趙軍實行的是佯攻之策,名義上是大舉進犯,實際上是牽制南部趙軍,讓其不能北上增援。”
“另外,今年攻打邯鄲的戰事,與去年攻打代郡、晉陽等地的戰事不同。攻打邯鄲,已觸及了中原各國的切身利益,各國必然會密切關注。”
“薄望將軍,你部雖然是佯攻,但是要隨時注意中原各國的動向,尤其是魏國、韓國,以及秦國的動向。如果這幾國率軍來援,你必須率部在衛郡層層阻擊,遲滯援軍,以確保我此次伐趙戰役的成功。”
大將薄望聞此,點了點頭,面色很是慎重。
榮蚠最後對殿內眾人講道:“王上、魯相、各位將軍,這就是軍部所制定的攻打邯鄲戰役計劃,請我王與諸位指正。”
言罷,榮蚠朝眾人抱拳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殿內眾人此時都不作聲,紛紛低頭沉思起來。
姬康喝了口水,笑著對大家道:“此乃軍部的初步軍事規劃,大家暢所欲言,都可以建議。如果有不合適之處,就提出來,不要藏著掖著。”
自家君王說的很通俗,但很對殿內眾將的胃口,眾人不由都笑了起來。
昌國君樂間想了想,站了起來,躬身對姬康道:
“王上,去年冬季結束晉陽之戰以後,我部就考慮過攻打邯鄲的計劃。經過多方打探,趙軍在井陘駐有重兵,我部認為直接穿越太行,攻打井陘,恐怕得不償失。”
姬康面色莊重起來,對樂間道:
“樂間將軍,你認為我軍,該如何出兵攻打邯鄲呢?”
樂間抿了抿嘴,對姬康再躬身道:
“王上,末將與榮巖、左宗等將軍都商量過,雖然直接攻打井陘,路途很近,但傷亡肯定很大。我部商量後,認為可派一偏師在井陘牽制趙軍。”
說到這裡,樂間看了下榮蚠,繼續道:
“我部主力可以從飛狐陘直接到武陽郡,然後南下,途徑中陽靈壽(今河北靈壽西北),攻打井陘。如此,雖然路途較遠一點,但我軍必然能夠順利奪取井陘,再下柏仁。”
樂間敢這麼建言,也是有顧慮的。
剛才榮蚠所提的軍事規劃,殿內眾人都明白,肯定是經過自家君王同意過的,一般情況下,眾人都不會反對。
你這麼赤裸裸地直接反對,自家君王肯定會不高興的。
姬康起身,來到牆前地圖旁,抬頭看向了地圖。
過了好大一會,姬康轉過身來,問榮蚠道:
“榮蚠將軍,你認為樂間將軍的建議如何?”
榮蚠站了起來,躬身對姬康道:
“王上,末將以為昌國君的建議很好,確實能讓我軍減少傷亡。”
姬康大笑起來,扭頭看向了昌國君樂間。
“樂間將軍,你這個建議很好,打仗寡人雖然知道不多,但也知道能減少傷亡的戰爭,才是上策。路途遠一點,但是安全,這就很好。”
“我王聖明。”樂間心中不由有點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