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臣下,此時是必須表態的。
榮蚠、樂間等人,包括記錄的韓非、鞠武兩人,也一起站起,齊聲道:
“末將(微臣)願追隨王上,完成王上此志。”
姬康對殿內眾人又擺了擺手,對眾人道:“寡人也是有感而發,大家都坐吧。下面,就讓榮蚠將軍給眾卿說下,此次我燕國攻打邯鄲的軍事計劃。”
榮蚠來到牆前的地圖旁,從旁邊的木架之上,取下一根指揮棒來。
面朝眾人大聲道:“王上、魯相、各位將軍,我軍今年攻打邯鄲,毫無疑問,這是一場滅國之戰。我燕國必須竭盡全力,確保此次戰役的勝利。”
言罷,榮蚠用手中的指揮棒,點向了牆上的地圖。
“根據趙國邯鄲一帶的軍力分佈以及地形,軍部規劃,此番攻伐邯鄲,我燕軍總計兵分四路,三路為攻,一路為守,全面展開。”
“自我軍去年攻打代郡、晉陽等地之後,趙國在邯鄲等地,也開始了積極的備戰。據情報顯示,到目前為止,趙國也已經做好了全面大戰準備。”
“從趙軍的部署來看,趙軍目前部署在邯鄲方向的大軍,總計為兩路。一路是老將廉頗率領的南部趙軍,兵力有十萬左右;另一路是龐煖率領的北路趙軍,兵力也達到了十萬。”
榮蚠轉身,面朝地圖,手中的指揮棒點向了濟西郡。
“攻擊邯鄲的大軍,分為東、中、西三路大軍。東路大軍由王石大將親率陸軍第三軍,第十一軍,以及濟西的一個預備役軍,總計十萬大軍,從濟西郡對趙國發起攻擊。”
“戰役發起之後,王石將軍所部必須要攻克東武城(今河北省故城縣一帶),然後率軍繼續西進,務必佔領趙國重鎮沙丘(今河北省廣宗縣一帶),切斷北部龐煖趙軍的退路。”
“根據我軍參謀部判斷,在戰役發起之後,趙國廉頗的南部大軍會隨時北上,增援北部龐煖之軍。王石將軍所率的東路大軍,也要做好迎擊趙國援軍的準備。”
大將王石面色嚴肅,目光注視在了地圖上的東武城上。
榮蚠手中的指揮棒,又點向了晉陽方向。
“根據軍部規劃,我軍的西部大軍由樂間將軍率領,帶領陸軍第一軍,第二軍,以及一個預備役軍,總計三個軍,十萬人馬,從晉陽方向沿井陘朝趙國發起攻擊。”
“目前來看,井陘東部還在趙軍的控制當中。我西路大軍任務相當艱鉅,最主要的就是必須奪取井陘,出太行山脈。為此,中路我軍可以給予配合,奪取井陘。”
“樂間將軍率部奪取井陘之後,隨即要馬上揮師南下,奪取趙國的柏仁(今河北省隆堯縣一帶),完成對北部龐煖之軍的包圍。”
樂間的眉頭微皺,開始思索起來。
井陘通道位於太行山脈的中麓,是太行八陘中的一個重要通道。大軍要穿越井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自己這路大軍,看來最為關鍵的,就是能不能儘快奪取井陘?
接著,榮蚠的指揮棒,重重點在了地圖上的中陽郡。
“從去年入冬以來,我軍就在中陽郡,重新進行了戰略部署,現在中陽郡已經匯聚了陸軍第四軍、第五軍、第八軍三個主力軍團,總計十萬大軍,由本將親自率領,南下攻打趙國。”
“龐煖已在滹沱河南岸,層層設防。中路大軍計劃從肥城(今河北藁城縣)一帶渡河,中路大軍佔據了肥城之後,繼續向宜安(今河北石家莊東南)、鄗城(今河北省柏鄉縣北)方向挺進,掩護西路兵團奪取井陘,並尋求與龐煖主力會戰。”
眾人聽罷,知道中路大軍的任務最為艱鉅。
同龐煖率領的趙軍主力會戰,看來是中路大軍的事了。
最後,榮蚠的指揮捧點向了衛郡。
“在我燕國衛郡,現已匯聚了陸軍第六軍、第九軍,以及一個預備役軍,總計人數也達到了十萬人,為我此次攻伐邯鄲的防守兵團。”
“因為衛郡靠近邯鄲,趙軍老將廉頗率領著十萬趙軍,在此駐守。在邯鄲南部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今河北磁縣西南)有趙國的南長城做為依託,我軍想由此攻打邯鄲,必會遭到趙軍的強烈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