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你認為我軍,能阻擋住或擊敗樂間率領的燕國大軍麼?”
李牧思索了會,對司馬尚道:
“從這段時間看來,想阻擋或擊敗燕軍,十分困難。”
司馬尚又問李牧道:“將軍,你認為我軍會有援軍麼?”
李牧又沉思了片刻,對司馬尚道:“不會有了。”
司馬尚躬身對李牧道:
“將軍,從燕王康給將軍的信中,可以看出,燕王康對將軍的器重,已躍然於書信之中。要知道現在的燕國,可是天下第一大國。而燕國,也被世人公認是天下正朔。”
“燕王康做為一國之君,能對將軍如此,可謂是推心置腹了。就是最後將軍做了決定,帶領我等歸降了燕國,天下之人也不會嘲笑將軍的。”
“以雁門、雲中兩郡之兵,來對抗燕國的舉國之兵,我軍本身就處於極大的劣勢。更何況,如今燕王康不但親自給將軍親筆所書,又派來了的燕國朝堂重臣,對將軍而言,可不是一般的看重。”
“再說了,樂間率領的燕國幾十萬大軍,如此洶洶。若是將軍貿然拒絕,我軍的十幾萬將士,可就真的斷了最後的退路了。”
說到這裡,司馬尚又看了看李牧的表情,繼續對李牧言道:
“將軍,燕王康給你的信中,所言非虛。天下紛亂數百年,大統之勢已不可更改。燕國君王賢明,朝臣多是有志之士,國力強大,是最有可能統一這天下的。”
“燕王康其母也乃我趙國公主,他身上也流著一半我趙人的血,必會善待我等的。再說,此時我等如果歸降燕國,也可對燕國提出對我等有利的諸多條件。”
李牧本來在看完姬康與自己母親的信後,就已經有點心動了。
細細想來,司馬尚說的一點也沒有錯,燕王康是一國之君,對自己如此禮遇,可真的是看得起自己了。
再說了,自燕國崛起以來,投降燕王康的君主都很多。自己不過是一個區區的北疆將軍,能讓燕王康如此對待,自己還有什麼好猶豫的。
想到這裡,李牧長嘆一聲,對司馬尚道:
“既然如此,就……就歸降燕國了吧!”
然後轉身,對門外的親衛統領大喊道:“來人,去把廖大夫請來。”
“諾。”這個親衛統領應聲領命。
不一會,廖山就重新返回到廳內。
李牧一指身旁的司馬尚道:“先生,本將給你介紹下,此乃本將的副將司馬尚。”
司馬尚趕緊上前,躬身對廖山行禮:“末將見過廖大夫。”
剩下的事情就很簡單了,李牧把自己與司馬尚商量結果告訴了廖山。
對其言道:“我戍守北疆近二十年,在雁門、雲中兩郡還有些威望,必在數月之內,使兩郡上下盡服我燕國。”
廖山則對李牧道:
“將軍深明大義,王上知道,肯定大喜,必會對將軍與部下給予賞賜的。”
李牧聽了,心中一寬,當即設宴款待廖山。
三人坐在廳內,又仔細擬定了李牧之軍歸降的幾個條款。
雙方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談好了各項事宜。
燕王康三年(公元前二百五十二年),四月十七日。
李牧在平城,歸降燕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