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廖山氣度軒昂,面帶微笑,讓李牧不由心生好感。廖山在燕國朝堂名聲還不算很大,居然有如此的風度,難怪燕國能在這十幾年來,發展壯大如此。
“先生,請坐。”李牧伸出右手,對廖山言道。
“多謝將軍。”廖山也沒客氣,一撩衣袍,坐了了李牧的案几左方。
“先生此來,帶來了家母的書信。”李牧看著廖山,雙眼寒芒閃動。
廖山一笑,從袖中掏出兩封信來。
站了起來,來到李牧的案几前,把這兩封書信遞給了李牧對道:
“將軍,正是。此乃我王以及與老夫人,所寫的書信,現交給將軍。”
“哼!”李牧冷哼一聲。
從廖山手中,接過了這兩封書信,仔細看了起來。
李牧母親李劉氏信中,很是簡單,就是把自己如何來到薊都,以及被燕王康厚待的過程,給李牧詳細說了一下。信中的最後,也沒有過多言說什麼,只是讓李牧按著自己的本意,來決定是否歸降燕國。
而姬康給李牧的信中則是談了很多,現談了自己對於天下大勢的看法,接著又談了自己的心中志向,更是給李牧解析了目前時局,以及對李牧的渴望。
姬康在信中說的並不複雜,也不誇張,但都是事實。
李牧的神情在看罷姬康的信後,格外的凝重。
自古以來,凡是想靠嘴皮子要求對方歸降的,從來都不可能成功。都是在大兵壓境的情況下,趁著勝利或者強大的大勢,才能取得成果。
不想動一兵一卒,就想讓對方屈服的,自古從未聽聞過。
姬康在信中告訴李牧,只要李牧歸順,就可繼續率軍留守雁門、雲中兩郡。
並且答應李牧,如果其麾下的將士,不願意投靠燕國,姬康也會按照燕國的律制,給予這些趙國將士錢糧遣送或妥善安置,絕不失言。
看罷自己母親與姬康的信後,李牧臉上的表情很是複雜。
從燕王康給自己的信中,李牧可以看出,姬康對於自己的看重和渴望。
這種器重的感覺,李牧從來沒有在趙王丹的身上,得到過。
半天之後,才對廖山言道:
“先生,如果本將不歸順,你們會如何對待本將的家人?”
廖山神情慎重,拱手對李牧道:
“將軍,本官來此之際,吾王親自對在下言說,如果李牧將軍不願意歸順我燕國,不可勉強。並讓在下轉告將軍,我王會親自派人,護送將軍家人來雁門,讓將軍一家團聚。”
李牧點了點頭,對廖山道:
“先生,此事重大。你先暫時在府上歇息,本將需召集眾將共同商議,待有結果之後,再給你答覆,可好?”
廖山聞此,心中大喜,知道此事已經成功八九。
起身,兩袖一甩,躬身對李牧道:“將軍,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在下聽從將軍安排,但此事宜早不宜晚,宜快不宜緩,希望將軍早做決定。”
“這是自然。”李牧對廖山說道。
等到廖山退下之後,李牧讓人把副將司馬尚叫了過來。
對於這個一直追隨自己,而且二人無話不談的心腹,李牧沒有絲毫隱瞞。
把燕王康以及自己母親李劉氏的書信,都讓司馬尚看了。
司馬尚在看罷姬康的信後,在驚愕的同時,內心居然有點竊喜。
他可是沒有李牧那麼多的顧慮,對李牧直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