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腹眉頭皺了皺,站起來對姬康道:
“太子,我燕國的未來,有兩種選擇:一,是主動;二,則是被動。主動者則如昭先王,先發制人;被動者,則做守城之主,靜坐觀天下爭鬥。但如何選擇?皆在太子一念之間。”
這就是反問姬康了,看姬康是想做守成之主?還是願坐開拓之主?
蘇代老先生也站了起來,對姬康躬身道:
“太子,就如剛才魯相所言,天下已處於大爭之世。我燕國乃周朝嫡系宗親,當繼承天子之遺願,完成天下一統,納中原於我燕國轄下,方為正統呀!”
蘇代老先生的話也很明白,你姬康的責任是逃避不了的。
就是要統一這天下。
姬康看了下,閣內還沒發言的劇相與大將榮蚠。
笑著對二人道:“劇相、榮將軍,你二人是何看法?”
榮蚠看了下劇辛,見劇辛對自己微笑著點了點頭。
也就不再客氣,站起來抱拳對姬康道:
“太子,末將乃軍人。做為一名軍人,其實我的看法很簡單,就是什麼都是要靠手中的兵器說話的。現在天下如此動盪,百姓流離失所,這十餘年來,單單我遼地,就收容流民不下百萬餘。”
“太子,我燕國現有正兵四十萬,天下未有之。且我燕國將士兵戈銳利,訓練有素。而我燕國糧草、軍資皆可做數年之用。臣以為,來年是我燕國踏入中原的時候了。”
榮蚠所說的正兵,是相對於中原各國來說的。
現在的中原各國,動輒數十萬大軍出動,其實是全民皆兵的結果。
一般各個國家都分為正兵,輔兵以及民夫三種。
譬如說秦國,經過長平與邯鄲之戰後,秦軍現在的四十萬大軍,正兵算起來頂多也就是二十萬,剩下的二十萬軍隊就是輔兵與民夫了。
而燕國的四十萬大軍,可是實實在在的四十萬正兵編制。
因為姬康的緣故,所帶來的組織與管理的方式,與中原各國根本不同。
燕國現在的四十萬大軍,除了少部分醫務人員與後勤人員外,其他全為做戰序列人員。
而且這四十萬大軍,平時除了救災、軍墾種植糧食外。
其它剩餘的時間,就是被組織起來,進行嚴酷的軍事訓練。
劇辛站了出來,看著姬康道:“太子,我燕國自昭先王以來,就一直積極進取。無論是東擊胡夷,還是南攻齊國,已經奠定了我燕國,世之七強之地位。”
“又有太子分封遼地後,更是東滅扶余,南破箕國,北上拓疆。至此,我燕國疆域之廣,民眾之多,兵鋒之盛,物產之豐,皆是前所未有也。”
“當今天下,歸統之大事已成。正待我燕國,一鼓作氣,掃蕩六合。而天下強我燕國者,臣以為已未有之,就是秦國也不行。”
說到這裡,劇辛深深對姬康一躬道:
“太子,我燕國一統天下就在今朝,請殿下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