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罷六位閣相的發言後,姬康沒有馬上表態。
又端起桌上的瓷杯,抿了口水。
閣內的六位閣相也沒有說話,都一齊看向了姬康,看姬康最終的決定是什麼?
姬康把自己的內心沉了沉,又對六位閣相問道:
“既然我燕國決定要進入到中原了,那麼我們燕國在何處突破呢?”
劇辛、粟腹等六位閣相此時,都沒有絲毫的猶豫,異口同聲道:“齊國。”
這個回答在姬康的意料之中。
但是還必須最後形成共識,眾人同心,敲定此事。
因為在座的除了魯仲連外,其他五人都曾經是,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時期,攻打齊國的決策者與參與者。
對於二十八年前的那一次燕國伐齊之戰,眾人可謂是刻骨銘心。
能不刻骨銘心麼?
齊國被燕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池了,結果居然還能讓齊國“鹹魚翻身”。
當然,在座的六位閣相,是不知道鹹魚翻身這個名詞的。
姬康又問道:“何為?”
蘇代老先生首先站了出來,對姬康道:“殿下,我燕國南臨齊、趙兩國。齊國自田氏一族篡奪王位後,屢次侵我燕國,佔我城邑,屠殺我燕國的民眾,雙方可謂是血海深仇。”
“齊國每逢我燕國危難之際,沒有一次放過我燕國的。我燕國數次的亡國之危,皆源自齊國。燕王噲時期,齊國更是侵入我燕國,幾乎把我燕國王室之人,屠戮一空。”
“請問在座的各位閣相,我薊都民眾,哪一家的親人沒有被齊國殺過?哪一家的財物沒有被齊國掠奪過?就是臣之兄長蘇秦,也被齊王車裂而死。”
“更何況自昭先王時期,佔齊就已被我燕國定為國策。齊國位於中原東部之半島,土地肥沃,民眾多且殷富。我燕國佔之,則可滋補我燕國,使我燕國欲加強大。”
“若不佔齊,我燕國北上擊胡或攻伐他國。按齊國過去之做法,必會出兵伐我燕國,使我燕國首尾難顧。榮蚠將軍,對此應該深有感觸吧?”
大將榮蚠,不由的點了點頭。
自己能沒感觸麼?自己的這個“逃跑將軍”之名,就是拜齊國田單所賜呀!
蘇代頓了頓,然後合攏雙手,躬身對姬康言道:
“殿下,伐齊是我燕國首當之事,請殿下決之。”
其他五位閣相,此時一齊站起,對姬康道:“臣等附議。請殿下決之。”
姬康緩緩站起,來到軍機閣牆上掛著的地圖旁。
目光久久注視燕、齊兩國的疆域邊界。
過了好大一會,姬康轉身,在閣內緩緩而走。
“是呀!當前,燕齊兩國不但是世之血海深仇,更是我燕國發展壯大的最大阻礙。就如蘇相所言,每當我燕國有難之際,齊國必會伐我燕國,對我燕國威脅極大。”
“這就是我燕國臥榻之旁的一頭猛虎呀!隨時都有可能上來撕咬我燕國一番,要我燕國的命呀!我燕國臥榻之旁,豈容這頭猛虎窺伺?”
回到主位,姬康坐下。
對眾人道:“諸位閣相,說起來,我燕國慚愧呀!說是天下七強之一,但翻開我燕國的歷史,在與中原各國對決中,除了昭先王時期,我燕國聲震天下以外。其餘的戰爭中,我燕國都是敗多勝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