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也就很容易想了。
沒錯。這裡是皇宮。是皇帝所住的地方。自然守門的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可是這皇宮如此之大。進出的們可不只有那面朝南的大門。還有後門。還有大大小小的偏門無數。雖然說這些門哪怕是再小也是有人把守。可是有的比較偏僻的地方。也就只有一個人守著罷了。
而這些地方。只要給守門的人一點好處。甚至於來個有些身份的人。強制讓他離開一會。這還是非常容易的。要知道。朱翊鈞小時候。就是用這種方法進出皇宮許多次。就是為了去張凡家中玩耍的。
也就是說。這個人也就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有可能進到皇宮中來。而顯然。能夠用這種方法的前提條件。那就是皇宮中是有人想要讓他進來才行的。如果說宮中沒有人。這麼一個外人。不管是給多少金銀。守衛也是絕對不會讓的。
那麼想到這裡。接下來的情況也就很容易猜測了。為什麼會有人想要讓他進來呢。自然是有些事情並不方便在宮中的人做。而只有找一個外人才行。當然。這件事情到底是什麼。如今也就不用再問了。
而顯然。能夠在宮中有這麼大的能量的人本就屈指可數。最主要的是。想要做這件事情的人。在朱翊鈞的心中。只有那麼一個人選。絕對不會有其他人。
因此。想到這裡的朱翊鈞那又怎麼會不憤怒呢。
尤其是經過這麼多年之後。朱翊鈞對於鄭貴妃的看法。甚至於包括對於王貴妃的看法。也都是有了許多改變德
誠然。或許單單論感情的話。對於鄭貴妃的感情。朱翊鈞還是要深一些的。
但是經過國本之爭這麼多年之後。這當中所發生的事情。甚至於包括李太后對於他的一些影響。當然也不乏張凡的一些話。這些也是多多少少的讓朱翊鈞意識到了。自己對於王淑媛和朱常洛這母子倆實在是太過不公了。
而如今。朱常洛的母妃。王淑媛還活著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原本的歷史上。這位命運多舛的貴妃。大明光宗皇帝的生母。是在萬曆三十九年就死了。但是如今。這位皇貴妃還活的好好的。甚至於要比原先的生活還要更好。
要知道以前。她在宮中不僅是要處處小心。甚至還要處處提防。尤其是在兒子稍大之後。更是心驚膽戰。生怕出什麼意外。那個時候。宮中到處都是鄭貴妃的人。她是不敢有一步踏錯。生怕做出一些自己都不知道的事情。從而觸怒了鄭貴妃。因此招來禍事。
但是在朱常洛被封為了太子之後。這件事情卻是有了極大的改觀了。
或許是因為太子的人選已經定下了。而朱翊鈞也是知道不管是再怎麼反抗也無濟於事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反而是放開了。而這種放開。也是讓張凡可以說一些話了。而正是這種情況。也是讓朱翊鈞意識到自己曾經犯下了多大的錯誤。
或許。原本的那個朱翊鈞也是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是正因為他皇帝的身份。再加上身邊有個女人一直在吹風。因此他即便是意識到了。卻也什麼都不做。
但是現在的這個朱翊鈞卻是不一樣了。正是因為跟歷史上的那個不同。不同的經歷、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教育。也是讓朱翊鈞有了不同的做法。
最起碼的。對於王貴妃的這件事情。朱翊鈞那是當真意識到錯了。而他不僅僅是意識到了。也是針對這種認識而當真做了一些事情的。最起碼的。王淑媛在宮中也是更加像一個皇貴妃了。不僅僅是平日裡的生活用度。就連那麼多年都沒有來看過她的朱翊鈞也會時常來見見她。甚至在她那裡過一夜等等。
這種情況自然是讓她的生活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再加上她的脾氣溫和。所以宮中的那些宮人相比起來強勢太多的鄭貴妃。反而是更加親近這位皇貴妃了。
總而言之。朱翊鈞對於王淑媛和朱常洛這母子倆的改觀是非常大的。而如今發生了這種事情。朱翊鈞也在自己的調查之下發現了不同。如此一來。朱翊鈞又怎麼會不憤怒呢。
要知道。皇帝若是憤怒起來的話。那準是有人會到大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