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內。這張差被審了兩次。而且一次是御史主審。一次則是刑部郎中主審。由此可見朝廷對於這件事情是如何關注了。不過想想看。畢竟太子遇襲。那這件事情自然是要謹慎對待的。如此“隆重”也就讓人並不會奇怪了。
但是即便是如此對待這件事情。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沒有查出來任何的結果。當然。這個沒有查出來結果的簡單答案。也僅僅只是這張差是個瘋癲之人。他所說出來的話也是瘋瘋癲癲毫無章法的。由此。就將此人再一次打入大牢了。
由此可見。這兩次審理的主審。雖然表面上做的是如此輕描淡寫。但是實際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絕對是因為兩次審理的主審。不想要太過於牽扯到這件事情背後的什麼情況。因此才會做出來這種簡直就不是判決的判決了。
當然了。對於這種判決。主審的心情倒是可以理解。但是結果卻是其他人所沒有辦法接受的了。
只不過對於這件事情。畢竟主審都已經做出來了這種判決了。這麼一來其他人也就沒有辦法說什麼了。
但是既便是如此。可不代表朝中的那些人就會因為這種沒有辦法而放棄這件事情了。而事實上也正好想法。雖然如今還沒有人對於這件事情做出過任何打算。但是這件事情如此一來。反倒是讓朝中的人更加在意了。
當然了。對於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的劉延元來說。這件事情雖然已經牽扯到他了。但是也正是因為他的特殊的身份。所以他也是能夠逃脫。
不過胡士相也就沒有那麼好運了。當然。他也是有所打算的。當時即便是張凡都在場。但是他也還是做出來了這種判決。也就是因為他知道。這件事情且不說別的。就說張凡。如果說張凡有了什麼想法的話。即便是如此。也不可能在公堂之上就說出口。
正是因為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才敢這麼做。而在他下來判決之後。也是將這件事情稟奏了朱翊鈞。當然。或許對於胡士相來說。這件事情到這裡也就算是完了。
在朱翊鈞聽說這個張差是個瘋癲之人的時候。他雖然並沒有表態。但是心中卻是更加憤怒了。
朱翊鈞的這種憤怒。那可是多虧了張凡的。正是因為張凡幾十年以來對他的教育以及那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朱翊鈞並不是一個身處深宮之中的糊塗皇帝。有很多的事情。最起碼的東西。朱翊鈞還是非常明白的。就比方說一點。那就是一個瘋癲之人。而且還並不是有什麼武功在身的人。又怎麼可能闖入皇宮中。
而且。朱翊鈞雖然是吩咐人去審理此案。可是他自己也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過的。僅僅這闖入皇宮這麼一條。就已經是讓朱翊鈞覺得非常奇怪了。
當然。這件事情當中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朱翊鈞並不需要去想那麼多。他只是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讓人去查。今天。或者前幾天。可是有人硬闖皇宮。
有些事情朱翊鈞聽張凡說過的。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過。如果說守門的人阻擋成功了。那麼自然是不提。但是若是無法阻擋的話。他們也不會上報。因為這麼一來。就等同於他們自己承認自己守門不力了。還是要被罰。而且是皇宮。一罰可能就是死刑。
所以。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最有可能的就是隱瞞這種情況。而之後再去慢慢找。至於說找不找得到。那也是以後再說的。
但是如今卻是不同了。畢竟如今出了這種事情。已經不是能夠默不作聲就能夠逃避的了。所以如果說當真是有人真的硬闖進來的話。還是能夠問得出來的。而且。朱翊鈞這麼問。也是有目的的。
而最終。朱翊鈞所得到的答案。那是沒有人擅闖宮門過。
得到這個訊息的朱翊鈞。當真是憤怒無比的。如果說有人擅闖。或許會生氣。但是這件事情卻也是還能夠有個說得過去的說法。但是現在。回報說沒有人擅闖。那麼這可就不一樣了。
當然。也有可能是的確發生過擅闖的事件。只不過是因為如今出了太子遇襲這麼一件大事。因此沒有人敢承認罷了。但是朱翊鈞覺得。這種可能性雖然存在。卻是並不會大的。因此。可以說並沒有發生過。
為何朱翊鈞聽到並沒有發生過擅闖宮門的事情之後會如此憤怒呢。其實這是個很簡單的道理。就是因為沒有人硬闖。但是如今也的的確確是有個外人進來行兇了。而這個外人是怎麼進來的呢。要知道這裡可是皇宮。可不是什麼別的地方。一天十二個時辰全都有人守衛。外人想要擅自進來是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這個人會出現在這裡。完全就是因為有人故意將他給放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