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為何古人要用豬代表北斗?《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蹢,烝涉波矣。月離於畢,俾滂沱矣。”
意思就是說,每當月亮經過畢宿的時候,天上就快要下雨,而豬的白蹄就要在地上刨出痕跡。
由此古人認為豬是‘知天時’的。
同樣的道理,也是東部沿海鳥文化誕生的原因,候鳥每年定期往返,也被認為是知天時,‘上帝告訴他們該去北方了,該南方了’。
這種根據天時運轉的習性,讓古人認為鳥是上帝的使者,可以與上天溝通。
同樣的道理,還有洄游的魚群……
當然,也有學者,把良渚的神人獸面神徽,解讀成上帝騎豬巡天圖……這有點在附會了,拿我們文明的上帝信仰,拼命往那個‘神人獸面徽’上硬套。
但如果是真的,說明良渚也有北斗信仰,上帝信仰。
很可能五千多年前,中華大地上已經普遍是‘天’、‘帝’、‘北斗’、‘蒼龍星象’、‘大火星崇拜’等巫祭信仰體系了。
不過我認為,還是太牽強。
良渚並沒有北斗信仰,他們更重視太陽……除了把神人獸面紋強行解釋成上帝騎豬,根本沒有其他文物佐證北斗信仰。
黃河流域和遼河流域,普遍信仰夜晚的天象,是群星,是‘帝’的信仰。良渚則側重於負日意象,並且怪異巫神氛圍要更濃厚。
有人還把神人獸面紋,解釋成‘皇’,我認為這個比較合理。
所以良渚應該是上古‘三皇’之一,但並非任何一個‘五帝’。
還有人不學無術,硬要說仰韶住狗洞,我也是醉了,那叫‘半地穴式房屋’,這是地區氣候決定的。
仰韶文化分佈的地區,主要核心在黃土高原,那地方現在還有人住窯洞呢。
良渚有幹欄式房屋,那是因為地上潮溼,蟲蟻多,自然就會發展出來,容易普及,這並不高人一等。
印第安人沒有車子,不是不懂,是沒有大型牲畜拉車,因此發明出來也無法普及。
最後,一些人認為仰韶沒有玉器,跟華夏沒關係。
這就睜眼說瞎話了。
仰韶文化只是不重視玉器,不是沒有玉器……
約有18處遺址出土了224件玉器。
距今約7100年~ 6800年,陝·西北首嶺遺址發現通體磨光的蛇紋岩梯形墜飾,是半坡型別出土的最早的玉器。距今約6800年~ 6500年,北首嶺、龍崗寺與何家灣遺址發現了7件玉器,多為錐形器。距今約6500年~ 6200年,龍崗寺與何家灣遺址開始出現了大量玉質生產工具:玉斧、玉鏟、玉錛、玉鏃。距今約6200年~ 5900年,龍崗寺、何家灣與姜寨遺址出土了玉器26件,何家灣遺址發現了中國境內最早的硬玉質生產工具:透閃石平直刃通體磨光的玉斧、碧玉舌狀圓捲刃玉斧、透閃石單面直刃玉錛。龍崗寺遺址發現13件。姜寨遺址發現玉器6件,其中2件為女性綠色玉石墜飾。
北首嶺遺址距今6000年,共出土玉石器15件,有一件青色平面略呈三角形玉器。廟底溝遺址中出土7件玉器。北牛遺址中出土了玉錛和玉鏟,垣曲小趙遺址中出土了玉質臂釧。
距今5300年前的靈寶西坡遺址出土了17件玉石器:16件玉鉞和1件玉環。
玉鉞就是典型的玉禮器,說中原地區沒有玉禮器的,純粹是胡說。
仰韶文化的玉器確實少,但這是和良渚比,良渚的玉器太多了,這裡面有很多原因。
主要是玉石材料來源稀少。
他們的玉鉞,只有蛇紋石玉器,基本沒有透閃石和其他的玉類,因為距今5300年前中原本地用玉資源稀缺,即使是蛇紋石玉料,也顯得非常難得。
仰韶文化既沒有發現規模宏大的廟宇和祭壇,也沒有發現大量精雕細刻的玉質禮器群,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顯得較為單純和古樸。
綜上,包括我之前說的泰山大汶口文化,也是有玉器出土的,之所以說少,都是和良渚、紅山這倆瘋狂製作玉器的文化比,顯得少而已。
有部分學者認為,以大規模玉禮器為代表的北方紅山文化和南方良渚文化均為文明起源期的神權模式,因為鋪張浪費,所以文化中斷,沒有直接的後繼者。
以靈寶西坡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屬於文明起源的王權模式,因為崇尚節儉,不浪費資源,所以能催生王權國家。
諸此種種,仰韶文化雖然‘落後’,沒有進入‘文明’,但不能說它不是華夏起源之一。
它絕對是,從仰韶到龍山時代,中間有非常明顯的過渡遺址,那就是‘廟底溝二期’,距今2900年。
完美銜接了仰韶和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