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
羅伯特·艾格的辦公室透著剋制的優雅,從高層眺望,洛杉磯的天際線在陽光下若隱若現,似乎將整座城市踩在腳下。
深色胡桃木辦公桌後立著一整面玻璃幕牆,裡面擺放著他的戰利品。
左右兩側堆積著白雪公主、獅子王等經典迪士尼故事的模型,最初這些耳熟能詳的傳統故事主角擺在最顯眼位置,後來隨著收購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玩具總動員》《海底總動員》取代了它們。
兩年前,又變成了漫威《鋼鐵俠》的道具頭盔復刻品,最近換成了《星球大戰》光劍道具。
盧卡斯影業是羅伯特·艾格收購漫威之後的目標,要將之納入自己的娛樂帝國之中,強化迪士尼IP矩陣,進一步開拓電影、電視、主題公園等多個領域的創作空間。
與其說這些是迪士尼帝國擴張的無聲勳章,不如說是他羅伯特·艾格的戰利品展櫃,象徵著他的火與怒。
“我知道了。”
得到秘書的提醒,羅伯特·艾格皺了皺眉頭:“和他們約個時間,我們先開個緊急電話會議。”
秘書領命而去。
相比於那位拯救迪士尼並實現復興,而後眾叛親離,有著迪士尼皇帝之稱的邁克爾·艾斯,羅伯特·艾格表面沒有這麼強勢,但更加野心勃勃。
隨著幾次重大收購的完成,在公司內部的威信與日俱增。
不多時,一場由好萊塢影視巨頭參與的電話會議舉行。
迪士尼集團CEO羅伯特·艾格,負責迪士尼影業整體運的艾倫·霍恩;
索尼娛樂CEO邁克爾·林頓,索尼影業聯合主席艾米·帕斯卡;
派拉蒙母公司維亞康姆集團CEO菲利普·多曼,以及派拉蒙影業董事長兼CEO布拉德·格雷;
環球影業母公司康卡斯特CEO史蒂夫·伯克,以及NBC環球影業董事長亞當·弗格森;
華納兄弟影業董事長兼CEO巴里·梅耶,主管電影部門的傑夫·羅賓諾夫;
20世紀福克斯母公司新聞集團CEO魯珀特·默多克,影業聯合董事長兼CEO吉姆·吉安諾普洛斯。
作為好萊塢傳媒六大巨頭,迪士尼、環球、索尼哥倫比亞、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和派拉蒙,它們之間的競爭、合作與恩怨貫穿了整個好萊塢歷史,涉及版權爭奪、市場壟斷、人才挖角、流媒體戰爭。
索尼和迪士尼關於蜘蛛俠版權的爭議,打出狗腦子。
而華納有DC和哈利波特這樣的IP,和收購了漫威的迪士尼更是在超級英雄電影上有直接衝突。
福克斯和迪士尼之間,有X戰警上的糾紛。
環球和派拉蒙,有變形金剛和碟中諜的版權矛盾,環球和迪士尼也有《綠巨人》方面的版權矛盾。
再加上幾家經營狀況或好或差,如NBC環球,在11年被康卡斯特收購。
能讓六大坐在一塊,並且響應人憎狗厭的版權流氓迪士尼CEO的邀請,是有著不得不坐在一塊的理由。
古裝大片的收尾,迪士尼成為跑的最慢的倒黴蛋,也讓他名正言順發起號召。
哪怕沒有親自列席,也讓代表列席。
沒有人想錯過這次會議。
這次緊急會議,是一場焦點會議,應對東大電影市場的崛起及其關鍵人物——三通娛樂創始人沈三通的威脅。
沈三通憑藉本土化敘事策略和強勢談判能力,削弱了好萊塢對東大市場的控制,並推動政策向本土產業傾斜,引發他們的深深忌憚。
同時,這種會議隨時有可能轉化為討論對東大市場的集體態度,談判利益分配,錯過了很可能錯過戰利品,或者自己成為獵物。
“默多克先生?”羅伯特·艾格意外於一個人的出現。
魯珀特·默多克直白道:“當年就是沈三通,讓我的新聞集團不得不選擇戰略性撤離,離開了東大。”
聞言羅伯特·艾格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多少有點個人恩怨在裡面。
不過當年的事,有沒有沈三通不會改變結果。
隨著東大經濟影響力與日俱增,是不會允許外國新聞集團直接影響東大內部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