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要緊,小兀卒才三歲多,破醜家可以慢慢等,這個作業,總歸可以抄成功。
……
元祐元年十一月丙戌(初二)。
夏國王乾順,遣使來送盟書。
隨著盟書抵京,宋夏兩國正式開始恢復和平。
兩宮旋即下詔,詔沿邊諸路,各依旨意,退回元豐八年邊境,並詔河東呂惠卿,送還偽駙馬拽厥嵬名。
同時詔熙河路趙卨、向宗回、高公紀,以詔書到日,曉瑜西夏國相,命其退兵,更當約束諸將,不得擅自生事,以傷和氣。
這些旨意,既是兩宮的意思。
也是都堂宰執們的集體意志。
趙煦雖然有些遺憾,但也只能是默許。
沒辦法!
這場戰爭,雖然持續時間不長。
不過從八月打到現在,且除熙河外的大部分戰事,在九月底、十月初就已經結束。
但問題是……
戶部的財政,真的是撐不住了。
今年東南六路的夏稅,甚至都還沒有進左藏,就已經花光了。
為了兌現軍賞和支應戰事,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永興軍、河東路的常平倉,則都已經空了。
諸路常平官、轉運使,紛紛上書朝廷,要麼調撥錢帛給他們填補虧空,要麼允許他們加稅。
韓絳都快退休了,本來可以躺著喝茶,因為戰爭,不得不起來做事。
他一邊安撫諸路,一邊聯絡各地,與諸路轉運使、常平官頻繁溝通——韓絳的政治資源深厚到可怕,陝西轉運使範純粹是他幕府裡出來的(見《皇宋故馮翊郡郡君墓誌銘》),京東路都轉運使熊本是他入京拜相後收的小弟,知永興軍鄧綰,在他手底下當過官。
而這些人都是和戰爭相關,或者負責為戰爭輸送錢帛的(京東都路在熙、豐時代,長期為陝西提供軍費、軍賞,吳居厚搜刮的錢帛除了送到神宗內庫的,其他的都去了陝西)。
除了這些人,韓絳還和江寧的王安禮、揚州的曾布、蘇州的韓縝、杭州的蒲宗孟、許州的黃履,都有著交情。
在其溝通下,各路勉強咬牙,又擠出了許多錢,支應戰爭。
特別是江寧、揚州、杭州,將本州的公使錢以及免役寬剩錢都拿出了一大半,轉輸戶部,以支應戰爭。
加上呂公著的活動——呂公著也是個人脈狂魔。
作為嘉佑四友之一。
他在天下州郡的門生故舊,數之不盡,比韓絳只多不少,只不過他的人脈基本集中在舊黨士大夫群體裡,而這些人佔據的地方,普遍不太富裕,能擠出來供應中樞的錢帛有點少。
可到底也擠出了一些錢帛,加上兩宮批給的兩百萬貫封樁錢。
這才讓戰爭維持下來,而沒有和過去一樣向民間加稅。
但再打下去,恐怕朝廷就只能加稅了。
如今是十一月,在這個時候加稅……恐怕會出現年關的時候,稅吏跑進民宅,將百姓父子、夫妻給抓起來逼稅的事情……
一旦如此,太學裡的太學生,還有坊間的那些措大,恐怕就要上街背《石壕吏》了。
屆時,朝廷將顏面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