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床榻,趙煦把玩著自己手裡的這幾枚祝聖錢,嘴角微微翹起來。
“這是錫銅合金所鑄吧?”他審視著手上的祝聖錢。
在現代的時候,他因為圈子的緣故,常常需要友情幫人鑑定一下,各種各樣的古玩。
從字畫、瓷器、硯臺、書貼到錢幣,應有盡有。
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各種各樣的白銅錢。
為此,他自然是學習過,有關白銅錢的知識。
所以趙煦知道,所謂白銅,其實是三種不同銅合金的統稱。
有錫銅鉛合金,有砷銅合金,也有鎳銅合金。
因為這些合金所鑄造的錢幣,都具有耐腐蝕、不易生鏽同時外觀接近白銀的特點,故此在古代,一直廣受歡迎,被人稱作‘白金’、
特別是鎳銅合金,因為鎳的冶煉和提取,極為困難,所以在諸多白銅錢中,價值最高!
“過兩天,得把沈括叫過來,讓他好生研究一下,這錫銅合金的配方!”
這可是個生財之道!
因為,目前的制錢,其實也是錫銅鉛的合金。
所以,只要能想辦法,實驗出一個可靠的冶金配方來,那就可以像製造制錢一樣,大量生產白銅錢。
若是這樣的話……
趙煦舔了舔嘴唇。
歷朝歷代,都發行過各種各樣的大錢。
比如,王莽的大黃當千、大魏吳王的大泉當千,以及安史之亂以後,唐王朝發行的各種當十、當百、當千錢幣。
目的都只有一個——透過金融手段,掠奪民間財富。
大宋朝,自然也不會放過一個這麼好的掠奪工具。
所以,立國之後,也一直有鑄造、發行各種大錢來掠奪財富。
不過,因為吸取了前代的教訓,害怕引發民間恐慌,導致經濟崩盤,所以,膽子比較小,不敢玩的太大。
一般都是折二錢,當然折三錢也有,但不多。
同時,一般的折二錢,在重量和大小上,也普遍比小平錢大和重。
而白銅的價值,起碼是銅錢的十幾倍。
即使大量鑄造發行,因為民眾的信任和接受,起碼可以當做當十錢吧!
所以,成本能控制住,這就是暴利!
那麼能控制住成本嗎?
這是必然的!
“我隱約記得,到了明清時代,哪怕鎳白銅的產量,也很大了!”
大到每年能有幾十上百噸的規模!
至於錫銅合金的白銅,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所以,明清民間也出現了白銅製造的錢幣,稱作花錢。
甚至趙煦還在西方的博物館裡,見過明清時代出口的白銅器皿。
“另外,明清似乎還有鋅白銅,現代甚至有著鐵白銅……”
“這都是可以研究的方向!”
格物致知嘛!
就是反覆試驗,反覆驗證,總結規律,記錄資料,最終形成理論文字,成為指導生產建設的依據。
在這個基礎上,再向前一步,就是現代人所謂的‘科學’了。
而沈括就是格物致知這條‘聖人之道’的開創者和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