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占射?”
趙煦看到曾布報上來的這個名字,還楞了一下。
此人是仁廟時的參知政事薛奎最小的兒子。
而且還是薛奎晚年所生,寶貝的不行。
故此,他也算是大宋朝赫赫有名的紈絝衙內了。
在汴京城,名聲大抵能和水滸傳裡的高衙內媲美。
薛奎在仁廟景佑元年去世,迄今五十三年,故此這位衙內今年也五十好幾了,已經是個老衙內。
照道理來說,薛奎都已經死了五十幾年,他的政治影響力,早就消失的乾乾淨淨了。
這位老衙內,不該再有什麼威風能抖了。
可問題的關鍵在於,薛奎生前選女婿的眼光太棒了!
他將自己五個女兒,全部嫁給了潛力股!
特別是小女兒,被封仁壽郡夫人的薛氏,嫁的是大宋文宗,上一代的文壇大宗師,歐陽文忠公歐陽修!
而這位仁壽郡夫人,如今依然在世。
而且,其家族的傳奇還在繼續。
也就是在今年,薛夫人的次子歐陽斐之女,家族中排行十四的十四娘,在蘇頌、張方平的保媒下,與蘇軾之子蘇殆定下了婚約。
就這樣,兩代文宗完成了交接。
除此之外,薛奎的其他四個女兒,也都嫁的不錯。
其中次女和第四女,都嫁給同一個人——元豐八年去世的王拱辰。
這個事情成了歐陽修和王拱辰恩怨的起點——
當初王拱辰續絃的時候,歐陽修曾寫過一首打油詩調侃:舊女婿作新女婿,大姨夫作小姨夫。
這事情本來笑笑也就過去了。
關鍵,還有另外一個展開——傳說天聖八年的科舉之前,歐陽修就篤定自己必定是本科狀元,於是美滋滋的給自己做了身狀元衣裳。
哪成想,衣服做好他還沒有來得及穿,就被王拱辰穿了。
後來科舉放榜,王拱辰成了狀元郎。
兩人因此鬧的很不愉快。
而關於這段恩怨的起始,還有另一個版本——一些人說,最開始王拱辰想娶的是薛奎的小女兒,也就是那位仁壽郡夫人。
哪成想,被歐陽修橫刀奪愛,所以從此王拱辰深恨歐陽修。
不管是哪個版本,這對連襟的關係一直非常糟糕就是了。
然而,這對連襟雖然關係很糟糕,但在一個事情上,卻保持了一致——疼小舅子!
這是因為,當初歐陽修和王拱辰在成親的時候,薛占射剛剛出生不久,而薛奎的身體彼時已經不太好了。
愛子心切的老丈人,就拜託了女婿們日後照顧。
而這薛占射也是命好,無論歐陽修夫人和王拱辰夫人,都是出了名的伏地魔。
有著歐陽修和王拱辰,這兩個姐夫保駕護航,薛占射的小日子簡直不要太舒服。
即使現在姐夫們都已經去世。
但,姐姐們還在啊!
歐陽修遺孀仁壽郡夫人的面子,哪怕是新黨也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