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不忿,人們繼續看著汴京義報上的文字。
開頭那兩三百字,都很平常,甚至可以說只是些老生常談的論調罷了。
無非不過引用孔子所言:倉稟足而知禮儀,衣食足而知榮辱,展開了一下春秋戰國以降,直至當代那些曾名動天下或者留名青史的鉅商大賈的事蹟。
譬如管仲興齊,陶朱公、計然興越,漢之卓氏,唐之竇乂等……
但是……
在這之後,這篇文章,就像一顆火星擊中了地球,瞬間,就在無數人心底,擊起千層浪來。
因為,在這之後,這篇文章,提出一個前所未有的觀點,一個足以震撼人靈魂的視角。
……
太師,文彥博府邸中。
文及甫,正拿著汴京新報,念著上面的文字。
文彥博閉著眼睛,假寐著,聽著文及甫的唸誦。
起初,他不以為意。
然而……
“昔魯哀公問政於孔子,子對曰:政有使民富且壽,哀公問:何謂也?子曰:薄賦斂則民富,無事則遠罪,遠罪則民壽,公曰:“若是則寡人貧矣。”孔子曰:“詩云:‘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見其子富而父母貧者也!”
“聖哉斯言!”
“聖朝龍興,不抑兼併,不立田制,而立鄉村戶與城郭戶……”
“由是百業興盛,商賈雲集,四海富饒……”
“祖宗之智,何其深遠?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
聽到這裡,文彥博已坐了起來。
文及甫看向老父親,停下了唸誦。
“拿來……”文彥博說道:“老夫要自己看!”
“諾!”文及甫上前,恭敬的將手中的汴京新報交到老父親手中。
只是……
他內心有疑問。
老父親年紀大了,眼睛也不太好。
所以一般的小報,都是由他讀給老父親聽。
為何這次老父親要親自看?
難不成,這篇文章有說法?
帶著這種疑問,文及甫小心翼翼的請教道:“大人……”
“此文用詞簡單……您何以如此重視?”
文彥博沒有抬頭,只是說道:“此乃聖人微言大義,汝都不懂?!汝的經義到底是怎麼讀的?”
文及甫???
文彥博搖了搖頭,對這個蠢兒子的政治智商,感到絕望。
他只好道:“魯哀公問政孔子,出自何典?”
“孔子家語!”
“那‘非至德,其孰能順民如此其大者乎’又典出何書?”
“孝經!”
“前面一句汝可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