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要的就是曾布的這個態度。
而他早已經料準了曾佈會如此表態!
上上輩子,趙煦與曾布君臣默契配合了數年之久。
他怎麼可能不清楚曾布的做事風格?
曾布此人,要麼不做,要麼做絕!
趙煦於是道:“如此,朕便拜託學士了!”
“明日,朕當降詔宣麻,拜學士為中書侍郎,併兼管刑部、大理寺!”
曾布大喜過望,立刻俯首拜道:“臣謝陛下隆恩!”
“臣當不負陛下所託,將府界不法胥吏,一一嚴辦!”
“善!”趙煦撫掌讚道:“那朕將諸案,都交託相公了!”
曾布聽到從趙煦嘴裡吐出來的‘相公’二字,想著自己馬上就能宣麻拜除,進入兩府,一時飄飄然,不知自己身在何處!
……
送走曾布,趙煦抿起嘴唇,將馮景喚到身邊,與他說道:“馮景啊,去告知石得一!”
“讓他依詔行事!”
“諾!”
當天傍晚,石得一在探事司,親自部署了任務。
數位在探事司中,經驗老到的邏卒,立刻趕在城門關閉前,出了汴京城,分赴各方。
而從元豐八年開始,依靠汴京新報的收入以及包括孫賜在內的許多商賈的配合。
如今的探事司,已將其觸手,伸到了整個開封府府界內。
完成了對府界的全覆蓋。
如今的探事司,基本已經能做到,每隔十天,匯總府界縣、鎮的情況,對趙煦提供一份府界簡報。
主要是物價漲跌、地方民情、天氣情況。
偶爾會穿插些當地富戶或者本地官員那些狗屁倒灶的事情。
平均下來每個縣會有一百個字左右的粗略描述。
對趙煦來說,這已經足夠讓他掌握開封府的情況。
這對皇權來說,至關重要!
不過,在過去,這些探事司在地方上的邏卒,都是被動的在按照既定的程式,記錄當地的情況,從未主動參與到地方上的事情來。
而這一次,在趙煦的特許下,他們開始主動行動。
隔日。
六月庚子(20)。
宣麻拜除,資政殿學士曾布,拜為中書侍郎,兼提舉刑部、大理寺公事,本官自朝議大夫(正六品),遷中散大夫(從五品),賜金魚袋,勳轉上護軍,封南城縣開國伯(本當為南豐縣開國伯,但因為乃兄曾鞏,世稱南豐先生,故此避之,選南豐鄰縣南城縣為食邑),加食邑六百戶,食實封兩百戶。
曾布接了詔書,自是喜氣洋洋,恨不得立刻就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報效君父恩典。
不過……
在那之前,他還須得按照程式,走一趟三辭三讓的流程。
所以他再急,也得等到本月癸卯日(23)才能正式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