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言:當今天下,誠如司馬文正公所言……”
“官府所得太多,小民所得太少!”
“聖天子!誠可謂聖天子矣!”
“三代之治,不敢期望,與成康比肩,中興大宋,卻是指日可待啊!”
老學究是標準的儒生,一輩子都浸淫在學術上。
而如今的大宋學風,以復古為旗,主張回到春秋戰國,以聖人真意為基礎。
自然,對這樣的事情,是既激動又興奮。
郭獻卿聽著,卻張大了嘴巴,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今天子……
他會說這樣的話?
郭獻卿想起了去年,這位陛下那些別緻又新穎的催債手段。
怎麼看,他都不像是這樣的人啊!
當時的氣氛,郭獻卿作為當事人,可是記得非常清楚的。
為了讓勳貴外戚們還錢,這位陛下可謂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直接就將包括徐國公張耆家族在內的好幾個勳貴家族祭了旗。
全家家產抄沒,還編管了十幾個人。
更把他這個駙馬姑祖父給送到了太學,接受聖人薰陶,進行再教化、再改造了。
在那場風波里,郭獻卿記得,有一個姓張的勳貴,僅僅是因為欠了市易務不到一千貫錢沒有及時歸還,就被其直接抄沒家產,本人貶為房州團練副使,編管居住。
現在……
官家來這一出?
郭獻卿本能的縮了縮脖子,感覺背後涼梭梭的。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吃過那位陛下的苦頭,領教過對方的厲害。
還是因為他知曉,歷代趙官家們的性子。
一個個都是嗜財如命的主!
哪怕是那位以仁厚著稱的仁廟皇帝也不例外!
這麼多年了,這一代代官家下來。
諸司場務、散落在天下州郡的監當官們,在外面是個什麼模樣?什麼情形?誰不知道!
有司橫徵暴斂,監官吃拿卡要。
內臣們瘋狂斂財,外戚們見著好處就要往自己兜裡揣。
為什麼沒有人管?
答案其實已經很明顯了!
這些人,這些皇室派出去的監當官們,無論是文臣還是武臣,不管是內臣還是外戚勳貴。
他們都是奉旨撈錢!
而且,都有著KPI在逼著他們,在所在之地,拼盡一切的敲骨吸髓,以便完成官家們派下來的任務。
當然了,這些傢伙在外面,在完成了官家們的任務的同時,也會趁機將錢往自己口袋裡揣。
而官家們對此是熟視無睹,甚至是故意放縱、偏袒的。
這麼多年來,御史臺的烏鴉們,懟天懟地。
但很少有人敢彈劾那些代表趙官家們在外面撈錢的監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