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只是一筆帶過的事情。
烏鴉們真正渲染的事情,還是張璪攀附王珪,多次在王珪面前諂媚而行的種種往事。
這就是恨不得張璪去死啊——誰不知道,太皇太后對王珪‘深恨之’、‘嘗欲誅珪’、以至於宮中曾傳出‘珪當初不死,必獲罪焉’的傳說。
所以,朝臣誰和王珪扯上關係,被證明是王珪一黨,就肯定會被太皇太后記恨!
張璪聞訊,嚇得魂不附體,立刻開始寫請郡劄子。
御史臺大獲全勝!
烏鴉們得意洋洋,好不高興!
扳倒一位執政,所有人的KPI都超額完成,升官出名就在眼前。
趙煦卻沒怎麼關注這些事情。
這也沒什麼好關注的。
張璪這個傢伙,和他又不熟,兩輩子都沒什麼感情。
所以不值得他浪費精力去救。
再說了,張璪去職,都堂就多一個坑。
剛好可以用來獎賞這次大戰的有功之人。
此外,趙煦最近也很忙!
也確實抽不出精力,關心朝堂上這些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
前線的戰爭,本就牽扯著他大量精力。
在九月丁卯(十二),第一批從熙河路起運的棉鈴,送進了汴京城後,又進一步讓他忙碌起來。
從棉鈴進京開始,趙煦就開始頻繁出宮,視察專一製造軍器局、綾錦院等官營機構、作坊。
此時,趙煦就在石得一、劉惟簡、粱惟簡等大貂鐺的陪同下,在燕援等人護衛下,在綾錦院內,視察著綾錦院的工作。
沒辦法!
綾錦院是大宋紡織技術的天花板。
也是目前整個世界,最發達的紡織工坊。
其歷史無比悠久,乃是太祖滅蜀所得的蜀地織工,將之遷入汴京後建立起來的。
早在開寶年間,汴京綾錦院就已享譽天下。
但,和其他皇室機構不同。
綾錦院中,並無織機,也看不到織工。
有的只是官員和胥吏而已。
這就讓很多陪同趙煦來此的人,嘖嘖稱奇了,看向那位負責綾錦院的內臣的眼神,更是帶著兇光。
這就嚇得對方瑟瑟發抖,趕忙解釋起來:“大家,綾錦院之制,祖宗以來就有別於他司……”這位管勾綾錦院的內臣,只有三十多歲,他還是第一次遇到這麼高規格的視察團隊,說話都有些哆嗦。
他低著頭,在趙煦面前,微微顫顫的介紹著綾錦院的體制。
看得出來,他很害怕。
所以,他很小心的解釋著:“太祖開寶四年,因綾錦院弊病叢生,剋扣、貪墨、凌辱之事頻發,時監官梁周翰奉旨相度(巡查、檢查)綾錦院,然後回稟太祖皇帝,請得太祖恩典,罷綾錦院戶頭之制,特旨恩准綾錦院織工‘自管其機,各與女工請受’……”
“從此綾錦院不置織機無有織工,綾錦院只管發給材料,由織工分給女工,織造之後,綾錦院只管檢核、對賬、入庫等事……”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太祖時,從蜀地帶回汴京的那些織工們,因為綾錦院裡的戶頭們壓迫、剝削太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