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都堂的宰執們,還沒有來得及報告他們的商議結果。
御史臺那邊,就已經將一大堆的彈章,送到了通見司。
沒辦法!
烏鴉們都是有自己的KPI的。
完不成KPI的話,輕則外放,重則貶黜。
範子諒乃是一路提刑官,距離待制級別,只有一步之遙。
這樣的獵物,雖然比不上待制以上的重臣。
可是,這明顯是一條死狗啊!
所以,烏鴉們一擁而上,對著範子諒全力輸出。
更有甚者,跑到吏部,翻出了範子諒的告身、腳色、歷紙。
然後,用放大鏡開始挑毛病。
監察御史上官均,就從這些東西里面,找出來了範子諒履歷裡的三十二處大小錯誤。
然後據此論證——該大臣早懷禍國殃民之心,奸佞之行早具。
於是就此展開,跳上去就是一個大,對那些曾保舉範子諒的官員開始掃射。
範子諒這樣身懷禍國殃民之心,奸佞之行早具的官員,你們為什麼給他作保?
你們是不是一夥的?
若不是,那你們就得解釋解釋,為什麼這樣明顯有問題的官員,你們還要讓他帶病升遷?
上官均這個團一開,立刻就有御史閃現跟上。
大批彈章,再次潮水般湧向通見司。
對烏鴉們來說,這樣的事情,他們恨不得每個月都出現一個。
這樣的話,所有人的KPI就都能完成了。
這個時候,都堂的宰執們,就多少有點尷尬了。
好在他們也習慣了。
大宋就是這樣的,每次有事情,烏鴉們總是衝在最前面開團的人。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呂公著才愕然發現。
朝堂內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範子諒身上。
就連坊間輿論,也被範子諒的話題給吸引了。
就連瓦子勾欄裡的閒漢,也在討論,範子諒說的對不對?
於是熙河路調動保甲戶的事情,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被掩蓋在針對蕃官到底能不能換漢官,甚至文資身上去了。
這就讓呂公著,長嘆了一口氣:“官家,到底是從哪裡學到的這些手腕?”
“但願……”
“熙河那邊不要有戰事。”
兵戈再起的話,大宋財政壓力就太大了。
作為老臣,呂公著對大宋的財政問題,是有清醒認識的。
以目前的財政情況來說,能夠維持當前的狀況,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今年淮南一場大旱,就已經讓戶部的兜裡面乾乾淨淨。
淮南大旱,影響的可不是當地州郡這麼簡單。
汴京城,也受到了嚴重影響。
因為大運河水位下降,漕船難行,導致五月到七月,入京的漕糧只有往年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