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皇帝的謝恩銀,自然不能成色太差——這位新科進士,您也不想,您的銀子因為成色太差,而被官家惦記吧?來,我這裡有成色十足的官銀,都打著左藏庫的戳呢!
按下這個手印,您就可以拿去獻給官家了。
要的利息也不多,一年三五成。
你要問,要是借不起,還不清怎麼辦?
傍富婆唄!
汴京城裡有的是富商,願意花個大價錢,給自己的女兒,選個進士夫婿。
放榜那天,只要有人喊一聲:中了。
保準一下子圍過來,七八十號人,架起人就跑。
哪怕五六十歲了,也可以娶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順帶拿到幾千貫不等的豐厚嫁妝。
若是年輕一些,比如二十來歲、三十歲的未婚進士,那就貴了。
若名次高一點,甚至排進了前五十。
那整個汴京城的未婚小姑娘,任君挑選,外戚、宰執都會搶著要的。
可惜,這麼好的政策,因為祖無擇的緣故,而被取消了。
這讓趙煦,真的是有些遺憾呢!
而當年,主持審理祖無擇案的就是王子韶。
表面上看,呂陶作為祖無擇的門生,他選擇替自己的恩主出頭,為難王子韶,甚至攻擊、打擊王子韶合情合理。
可實際呢?
趙煦很清楚,這就是衝著黨爭來的。
因為祖無擇這個案子,牽扯到很多很多人。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人叫:王安石!
當年,就是王安石授意王子韶,窮治祖無擇一案的。
源頭就在熙寧初年,王安石在翰林學士院擔任翰林學士的時候發生的事情。
當時,祖無擇是翰林學士承旨,在學士院的排序在王安石之上。
在當時依照慣例,翰林學士寫制詞,收一筆潤筆費,合情合理合法。
所以,祖無擇,拿的心安理得。
但王安石,卻一個子也不要。
這深深激怒了祖無擇——哦,你清高,伱了不起,你不要潤筆費是吧?
我的臉往哪裡擱?
於是,祖無擇成為了王安石的第一個政敵。
在舊黨還沒有出現前,他就成為了反王安石的急先鋒。
從此逢王必反!
但他屁股不乾淨,被王安石抓到雞腳,一腳踹出了汴京城,成為第一個被王安石打垮的對手。
也是如此,在隨後的時光中,祖無擇這個貪汙的官員,被鍍上了金身——第一個反王安石的重臣!
首先看出王安石奸邪的能吏!
謙謙君子!
貪汙?
君子怎麼可能貪?
只是被小人陷害了罷了。
所以,趙煦一眼就能看出,呂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於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