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惇坐在御史臺的臺署大衙上,喝了一口,剛剛煮好的茶湯,驅散了一下疲憊的精神。
昨夜他審了整整一夜的大理寺吏員,卻沒有得到太多有用的東西
“還是沒有人招認嗎?”他問著在他身邊的監察御史張汝賢——張汝賢被他調來,負責著開封府那邊的審訊。
張汝賢點頭:“這麼大的案子,想要讓人開口,急切之間怕是有些為難。”
抓的都是官吏。
其中甚至有文臣京朝官。
這個案子影響又特別大,宮裡面、都堂上都在盯著。
自然,不可能用刑,就連程式上,也必須做到沒有漏洞。
不然就可能被人翻案!
御史臺是吃過這方面的虧的。
安惇捋著自己的鬍鬚,輕笑起來:“他們會開口的。”
對這一點,他是有足夠的自信的。
“對了……”安惇問道:“放出訊息了沒有?”
張汝賢低著頭,答道:“臺端(侍御史的官方稱呼——漢唐傳下來的稱呼)放心,下官已佈置妥當。”
“善!”安惇眯起眼睛來。
御史臺,雖然不可能在這個案子的審理上用刑。
可一點也不妨礙,御史臺對外放出刑訊拷打相關人犯的傳聞。
這個辦法是蔡確在審理張安民一案的時候發明的。
透過對外散佈御史臺刑訊拷打的假訊息,從而讓政敵自己跳出來,不打自招。
自那以後,御史臺辦案,就開始常用這一招。
效果是很好的。
很多時候,外面的人雖然明知道御史臺這是在打窩、釣魚,卻依舊有人會忍不住咬鉤。
“相關人犯,如今都已經關押到了臺案的大牢之中……”張汝賢繼續彙報著:“已依臺端囑託,將他們分別監押於色役、刑獄、百司等監牢……”
安惇點點頭。
元豐改制後,御史臺內外十四案經過瘦身,變成了十一案。
以內彈六案,外彈五案,組成了威名赫赫的臺案。
上彈宰執待制,下彈地方州郡,甚至胥吏、衙署不法。
御史臺十一案,各有各的監牢。
其中,最恐怖的就是色役、刑獄、百司。
看名字就知道,這三個地方關押的都是犯了重罪,被御史抓回來審訊的犯官。
而且地位一定很低,絕大部分都是胥吏、選人。
犯的罪,也都很重。
不是要刺配沙門島,就是流配三千里的那種。
自然,這些地方的條件,艱苦了一些。
髒亂差是肯定的。
飲食供給,也一定是卡著最低標準來——餓不死人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