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與宰相的數量對比,將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兩相四參,這是大宋從未有過的事情。
兩宮雖然在聽政前,都沒有什麼實際的政治經驗,但她們的本能抗拒著這樣的變化。
雖然說不清為什麼?
但隱隱約約覺得這樣做似乎不對。
可能會打破平衡,引發一些不可預測的後果。
趙煦看著兩宮的神色,不動聲色的道:“就是這樣一來,東府就該有六位宰執了。”
“集議之時,若兩方對峙,人數相當就很容易僵持。”
兩宮眼中閃出驚訝之色。
她們終於自己在擔心什麼了?
東西兩府八位宰執,集議的時候,一旦形成兩派僵持,就會造成四比四的無解局面。
一旦這樣的局面,多次出現,那麼,皇權就只有一個選擇——將所有人全部罷免!
一旦如此,雙方也就不死不休了。
有重演唐代牛李黨爭的可能!
“六哥說的是呢!”向太后喃喃自語著。
太皇太后也頷首道:“官家所言甚有道理。”
趙煦道:“那便再增加一位執政?”
“中書省事務繁忙,增加一位中書侍郎,或者在樞密院增加一位執政名額,如此或可解此煩惱。”
兩宮聽著,都皺起眉頭來了。
這樣一來,都堂東西兩府的宰執數量就要達到九人了。
九為數之極啊!
會不會有些犯忌諱?
這對兩宮來說很重要,因為她們都迷信。
“官家,老身和太后再想想……”良久,太皇太后說道。
“嗯!”趙煦點頭。
他也沒有指望,可以一次就說服兩宮。
他純粹是來放風的。
告訴朝野大臣,他有心擴大都堂編制。
這是胡蘿蔔,由不得那些文官不動心。
同時這個事情只要辦成了,那麼新晉的宰執,會感謝誰?
此外,都堂宰執人數的增加,實際上會稀釋宰執們的權力。
這有些類似那個現代的童謠。
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
權力就是這樣的,瓜分的人越多,每個人享有的權力就越小。
但權力不會憑空消失。
宰相手裡的權力小了,皇帝的權力自然就大了。
明天開始應該可以恢復三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