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一個都不值得結交!
向宗回知道的,現在向家的富貴,就係在那位官家,那位少主身上。
……
出了家門,向宗回騎上馬,直奔皇城而去。
他沒有說謊,確實是要去入宮面聖謝恩。
這才是向家未來百年的真正依靠。
到了宣德門下,向宗回正要下馬,就聽到了一個聲音在後面喚他。
“子發!”
向宗回回頭一看。
呦呵!
高公紀啊!
太皇太后的親侄子!
眾所周知,太皇太后是國朝大將高瓊之後,乃父高遵甫,在家中排行十四。
高遵甫膝下只有一兒一女,女兒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幼子則是高士林,曾經頗有才智,英廟時代屢受重任,奈何福薄早逝,只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兒子,被兩個哥哥高遵裕、高遵惠分別撫養、照顧。
其中,高公紀跟著高遵惠長大,學的是儒家經義。
而高公繪則跟著高遵裕長大,頗喜兵革行伍之事。
所以,高公紀最得那位太皇太后喜歡。
“君正,也是來入宮面聖的?”向宗回停下馬,等著高公紀到了他面前才笑著問道。
“然也!”高公紀年紀比向宗回要小,才二十四五歲的模樣,人看著文質彬彬,頗有些士大夫的模樣。
“若君正不棄,便與吾同行吧?”向宗回發出了自己的邀請。
在這個兩宮聽政的時代,向宗回知道,他要和高家搞好關係,但也不必搞的太好。
高公紀點點頭:“固所願也!”
於是,這兩個年紀相差不到十歲的國朝外戚,便騎著馬,從宣德門下進了皇城。
到了那右昭慶門下,遞了帖子,請求面聖謝恩。
很快,就有內臣來請:“官家有旨,請兩位國親,迎陽門下相見!”
向宗回立刻和高公紀拜道:“臣等恭領旨意!”
便在那內臣的引領下,進了右昭慶門,然後被帶著穿過東華御街,到了那迎陽門下小殿前。
“請兩位國親在此稍候片刻!”那領著他們的內臣,對他們說了一聲,就入了小殿。
然後殿中傳來了一個稚嫩清脆的童聲:“兩位國親還請至殿中說話!”
向宗回和高公紀,連忙在殿前俯首再拜:“陛下隆恩,臣等感激涕零,當以死相報!”
這才恭恭敬敬的起身,然後低著頭,彎著腰,亦步亦趨的步入那天子殿堂,官家御前。
注:根據《續資治通鑑長篇》記載,向經當年病死在青州,棺槨送回京城,‘皇后出哭於新昌第’,可見,向家在新昌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