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本欲朝拜太夫人呢!為太夫人上賀!”
賓客們立刻就搖頭惋惜起來。
“上賀?”向宗回揣著明白當糊塗:“何喜之有啊?”
賓客們立刻驚訝起來:“子發兄還不知道嗎?”
“今日大內傳出訊息,天子純孝仁聖,篤禮守制,知太夫人養育皇太后殿下勞苦功高,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供太夫人脂粉之費!”
“真是純孝天子,至善官家啊!”
“誰說不是呢?”
賓客七嘴八舌的說著。
向宗回聽著,故作驚訝:“竟有此事?”
“天恩浩蕩!天恩浩蕩也!”
他立刻就對賓客們拱手拜道:“我當入宮,親自面聖,御前謝恩!”
“諸位世兄,請恕我不能再陪!”
“若公等不棄,可在寒舍用些茶水……”
說著,他就轉身匆匆而去。
看得出來,他根本不想和這些人虛與委蛇!
為什麼?
因為在這之前,在大行皇帝臥疾的那些日子裡。
向家門庭一度冷落,除了偶有的幾個親家往來外,就沒有人問津。
因為彼時很多人都覺得,向家大抵藥丸。
皇后無子,官家病重,萬一再來一次斧聲燭影,這向家肯定完蛋。
即使最終,皇子即位,也必然是太母臨朝聽政。
和皇后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既然是這樣,也就沒有人願意搭理向家!
誰知風雲突變,大內那位一直被大行皇帝養在深宮的皇嗣,不止是聰俊仁聖,更篤禮守制。
雖非皇后所生,卻也知孺慕嫡母,親近皇后。
向家行情迅速看漲,很快門庭若市。
到了皇嗣被立為太子,皇后成為皇太后,然後依憑禮法,母以子貴,子以母貴,竟讓宰執和太皇太后都不得不認可皇太后聽政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還將之寫到了大行皇帝的立儲制書和遺詔內。
到得現在,那位少主,更是表現出了令人驚訝的孝心。
小小年紀,就已經對聖人教誨,銘記在心。
於是,獻汴京堤岸司堆垛場,以奉兩宮太夫人脂粉之費。
可謂是孝感動天!
向家地位再次飛漲!
向宗回也在這短短一個多月時間中,經歷了大落大起。
自然的,他也看透了這個世界。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外人總是會捧高踩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