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也是一怔:“亮聲?他什麼時候回來的?我怎麼不知道?還有,我不知道這件事啊?”
顧守元道:“豐坊已死半日,我見閣老還不派人弔唁,所以特來提醒……若再不去,恐對閣老名聲……”
他的話說完,徐鳳面色微微一變。
徐嵩點了點頭道:“豐家對我徐家有恩,我是肯定要親自去的。”
徐鳳見狀道:“父親,我陪你去!”
徐嵩點了點頭:“你確實也要去一趟才好!”
等備好馬車,徐嵩正好有事諮詢顧守元,便把兒子趕到後面一輛車上了。
在車上,徐嵩問了點事後,顧守元想了半天,終於開口道:“閣老,坊間有傳言,說豐坊臨死前曾念過半闕王摩詰的詩!”
徐嵩皺眉道:“何詩?”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聽到這詩,徐嵩臉色大變。
原來這半闕詩出自王維的《酌酒與裴迪》。
這四句是什麼意思呢?
給你斟酒願你喝完能自我寬慰,人心反覆無常,如同起伏不定的波濤。
朋友即便相攜到白首還要按劍提防,要是你盼望先富貴的人來提拔你、幫助你,只不過惹得他一番恥笑罷了。
這幾句詩若是放在平時,那就是普通的牢騷罷了。
但在當下,豐坊身陷囹圄,豐家對海陵徐家有恩,徐嵩不去救人,還任憑恩人死在牢裡,這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如果以上還能用不敢枉顧國法來推諉,那人都死半天了,你徐府連個人都不冒頭,這是不是太過涼薄了?
再回去看看王維的詩。
人家旁觀者會怎麼想?
豐家有恩與你,你是怎麼報答人家的?
你當了閣老之後,官迷豐坊肯定是求過你的,你是不是也“朱門先達笑彈冠”?
寒心啊!
這以後,誰敢投奔你徐嵩?
誰敢為你徐嵩做事?
更何況,現在是什麼時候?
秦闕倒下,大家都六神無主的時候。
你這麼做?
不是生生把想投靠你的人往外推嗎?
徐嵩臉色轉冷,閉口不言,顯然已經想到這這一層。
顧守元道:“閣老也不必太過在意,好在亮聲還找我們湊錢,代表徐家出面救了豐坊,豐坊這句詩,可能不是指閣老!”
“亮聲找你借錢了?借了多少?”
“四千兩,聽說要三萬!”顧守元一邊說一邊小心翼翼看向徐嵩,想從徐嵩面上看出些端倪來。
徐嵩大驚失色,看向顧守元道:“為何亮聲找你借錢,卻不去我府中?”
顧守元看了看徐嵩,見他面上不似作偽,於是嘆了口氣道:“一會兒問他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