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李綱的前車之鑑歷歷在目,徐鶴不是沒想過謀身。
最好的方案就是推倒重來,但還是那個問題,他的位置和身份已經跟大魏朝繫結了。
以前,主人公甭管什麼身份,直接離家出走,回來後早就是敵方位高權重的xx。
那是,真當天下人都是傻子呢?
真當這個年代沒有政|審背調呢?
一個來歷都說不清的人,你指望在別的陣營裡幹出個啥名堂來?
不把你一刀咔嚓都算好的了。
再看看徐鶴這邊的情況。
朝廷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最少他還是一個組織架構。
至正帝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最少他的頭腦清晰,最少比一些大臣清晰,他知道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
徐鶴也算想清楚了。
只要不是太觸動最頂層的利益,至正帝這個人還算仗義,他願意、也有能力幫你扛雷。
徐鶴現在要做的,其實是打破在京衛所的中下層軍官鐵飯碗。
上任之前他也找人打聽過了。
這兩衛裡,背景最硬的有兩個,一個是武宗淑妃,現在是端敬太妃的侄子周相。
另一個是豹韜衛的指揮僉事,他是至正帝的第一任皇后,也就是悼靈皇后的本家侄兒呂彬。
周相是龍驤衛的指揮使,呂彬是豹韜衛的指揮僉事。
這兩個都屬於兩衛高層。
其餘人等不是家道中落,在朝廷已經沒什麼話語權了,就是本來就是小將校世襲的家庭,世世代代吃這碗飯的。
比如豹韜衛的指揮使方升,他的爺爺是宣宗時候的奮威將軍,因為帶兵擊退北虜,曾被封為勇毅伯,但這爵位是不世襲的,傳到方升這一輩兒,只能因襲豹韜衛指揮使了。
這不是說搞定方升這樣的人沒有麻煩,而是說麻煩相對較小,不似周相和呂彬這般難搞。
徐鶴將兩衛的情況跟周弼細細說了一遍,然後便決定明天一早便去兩衛駐地先檢視一番。
第二天一早,徐鶴便帶著周弼出發了。
兩衛駐地在北京城的西北角,那是真正的西北角,距離西直門只有三條街的距離。
西直門過來,先是安民廠,然後是臺基廠,然後是御馬監,然後是草場。
草場北門有永泰寺和萬福寺,萬福寺的隔壁就是兩衛的校場和營房。
營房北面是觀音庵,觀音庵再北邊就是北城牆了。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安民廠其實就是工部專門用來造盔甲槍炮的地方,臺基廠則是英宗北遷後安置製作臺基的大石大木之處。
御馬監不用解釋了,草場的作用跟羅城的草場作用差不多,都是“以葦蓑城”的原材料取用的,御廚房平日裡也會來取用柴薪!
西北角相比北京城的其它地方,可以說相對冷清得多,往東走到新開道,才圍繞積水潭熱鬧起來。
徐鶴一邊走一邊給第一次來京的周弼介紹周圍。
等過了永泰寺,不遠處就是兩衛營房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