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們看到的地面,只能是平的,正如我們在湖面上划船,船到的地方,水面會隆起,但是我們卻看不到水的運動。
再例如說,我們看起來太陽和月亮,是在洞庭湖的湖面上升起、降落,但實際上太陽和月亮並沒有掉進洞庭湖裡,而且,遠處的山脈,也沒有擋住太陽和月亮,為何?
因為地球是圓的,我們看到的平坦地面,只是一個假象。我觀察過地面南北兩極的視覺差異,也觀察過月食在東西方的變化,這些都無可辯駁地證明了:
地球是圓的!
然而有趣的是,趙友欽並不是古代中國人裡面,唯一的一個知道地球是圓的。還有人。誰呢?張衡。
對,就是傳說中發明的動儀(注意:是傳說中)的那個張衡。張衡也認為,地球是圓的,他在他的《渾天儀注》中寫道
“渾天如雞子,地如蛋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
翻譯成人話,是這個意思
“宇宙就是一個雞蛋,我們地球就像那個蛋黃,孤零零地在這個蛋的裡面,宇宙很大,地球很小”
看,張衡也說得很清楚,而且,他說的,大體也符合事實。
可見,張衡也很聰明。
事實上,我們中國人的老祖宗,聰明人真的不少!還有一個人,曾子,春秋時代的人物,曾子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地球是圓的”,但是,曾子對“天圓地方”的說法,提出了有力的質疑,他在《曾子·天圓》中說道:
“如誠天圓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也!”
翻譯成人話,是這個意思:
“如果說天是一個圓圓的蓋,而大的則是四方的一塊餅,那麼請問,這個圓形的大蓋,它是怎麼蓋住四方形的大地的呢?大地的四個角,它蓋不上啊!”
“看,我們的先賢曾子,也是非常聰明的一個人。”
張?蒙了。
曾子他是知道的,【如誠天圓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也】這句話他也看過,但從來沒有往這上面想。
可眼前這個即將成為自己姐夫的人,不僅響了,還找出古籍多番佐證那什麼【地球】的存在。
這就很……讓人欽佩了!
張?心悅誠服感嘆道:“狀元我見過不少,但是像姐夫這樣的狀元,我第一次見!”
徐鶴笑道:“像殿下這樣,對天文學感興趣的皇子,也很少見吶!”
兩人相視一笑,徐鶴這時候道:“既然殿下知道了大氣層,那我就可以告訴你,天地之間的距離究竟是多少了!”
“天空,其實是兩個概念,一個是天,一個是空,咱們站立的地面往上,距離地面二百里的地方是天的邊界,超過二百里則是空,我叫他太空!”
“為什麼是二百里?”
別問,問就是另一個時空,國際航空聯合會定義的!
“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殿下而言,說了您也無法理解!”
“啊,這樣啊!”張?一臉慚愧道,“姐夫的學問,讓我有高山仰止之感!實在是慚愧!”
徐鶴笑了:“殿下有興趣,將來咱們還可以聊一聊什麼叫物理,什麼叫化學!英格列西也是可以探討的嘛!”
張?眼前一亮興奮道:“姐夫懂的東西真多,我都想學!”
呵呵,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想學?看在你這麼好學的份上,那就讓你感受一下末日小初高的威力吧。
希望將來你還能保持初心,想學,而不是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