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屬官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把自家王爺交給徐鶴,那是再正確不過的決定。
張瓅引著徐鶴來到自己書房。
剛剛坐下,張瓅便苦笑道:“姐夫,你別給我講那些大道理,我真的想知道,天和地之間到底距離多少!”
徐鶴想了想後問了一個問題:“殿下,你覺得,我們腳下踩著的,是什麼樣子?”
“當然是平的!”張瓅在紙上畫出兩條線來。
他用筆點了點上面那條線:“這是天!”
又用筆點了點下面這條線:“這是地!”
來到他身邊,從他手中拿過筆,然後在紙上畫了個圓圈,然後在圓圈底部畫了個人。
“這才是我們站立的地方,我們生活的地方其實是一個球體,名叫地球!”
“地球?”張瓅搖了搖頭:“你這個說法太奇怪了,根本不可能,我明明踩著的,是一馬平川的地面。”
“地球太大了,用肉眼看起來,目光所及就是平面!”
“殿下有沒有看過大海?”
“沒有!”
“有機會,殿下去看看大海,大海上一艘船像你行駛而來,你最先看到的絕對是船帆,而不是船的全部!”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按照殿下所言,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平面,那應該看到整艘船才對,是嗎?”
一個問題,張瓅徹底沒話說了。
這件事,他還需要找個機會驗證一番。
但:“可是,姐夫你畫的這個小人,頭朝下,那他不掉到天上去了?”
“來,我給你講講,什麼叫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再給你講講什麼叫大氣壓強和重力!”
……
足足一個多時辰,徐鶴才把現在天文學的一些基礎知識教給了張瓅。
“太不可思議了!”張瓅搖頭道,“姐夫,你說的太……”
第一次聽說自己站在圓球上,就算圓球倒轉也掉不下來,確實這很難理解,很震撼。
但,難道沒有人知道這世界的本身嘛?
不是。
“殿下,你知道趙友欽嘛?”
“他是誰?”張瓅疑惑道。
徐鶴笑道:“宋太宗的第十一世孫,前元年間的人。他寫了一本書,名叫《革象新書》!”
張瓅可能真的是天文愛好者,聽得很入神。
“據這位趙友欽的《革象新書》中所述:地體雖渾圓,百里數十里不見其圓,人目直注,不能環曲。試泛舟江湖,但見舟所到之處隆起,而水之來不見其首,水之去不見其尾。洞庭之廣,日月若出沒其中,遠山悉在環曲下,不為障也。測北極出地高下,及東西各方月食之時刻早晚,皆地體渾圓,地度上應天度之證!”
什麼意思呢?大概翻譯過來就是……
我們生活的這個地球,是圓的,那麼,為什麼我們即使遠眺一百里、幾十裡,都看不出來地球是圓的呢?
答案是:因為我們人類的視線,是直的,不是彎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