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沒有回答譚倫的問題。
他,一個新人翰林,朝中沒有任何話語權,就算指點江山、揮斥方遒,那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而已。
徐鶴躬身對譚倫道:“子理先生倒是提醒了我。”
“你知道小冰河嗎?”丟擲一種這個時代人聞所未聞的概念,吸引對方注意。
譚倫果然皺眉道:“小冰河?”
“就是咱們生活的世界,突然會變得很冷,糧食大幅減產,由此引發很多問題!”
“比如殷商末年,從帝乙開始,殷商國內就時常發生水旱、蝗災、地震!”
“東漢末年的黃巾軍、以及魏蜀吳三國直到西晉!”
“那是因為戰亂頻繁!”譚倫開口駁斥。
徐鶴搖了搖頭:“漢恆帝永壽二年,全國戶口計1607萬餘戶,人口5006萬多口。”
“到三國末年,戶數僅149萬多戶,人口變成560萬零二百多口,僅存四分之一。”
“長期的戰爭和大戶對寄戶人口的侵佔是一部分原因,但饑荒和瘟疫才是東漢末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
曹操詩中描述:“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曹植的《說疫氣》中描述:“建安二十二年,痢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殆,或覆族而喪。”
“為什麼造成饑荒?就是因為小冰河的寒冷,造成糧食大幅減產,天氣寒冷又造成蝗蟲大量增長,從而爆發了大規模的蝗災!”
譚倫聞言,突然心中一驚,至延德朝,他知道的蝗災就爆發了三十多次。
難道徐鶴所言……?
徐鶴這時繼續道:“唐朝末年,朝廷腐敗、宦官干政,朝臣黨爭,藩鎮割據,同樣因為民不聊生,造成黃巢這樣的吃人魔王出現!”
“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國,當時的華夏又經歷了一次小冰河期,唐朝末年的人口六千多萬,到了北宋初年就只剩下兩千多萬了!”
具體舉證,西周之前的史料,徐鶴不方便說。
因為在《竹書紀年》中有云:“周孝王七年,冬,大雨雹,江漢冰,牛馬凍死!”
“周孝王十三年,冬,大雨雹,江漢冰,牛馬凍死!”
在另一個時空中的徐鶴,很難想象,長江和汗水冬天竟然結冰!
這天氣可想而知有多冷!
還是《竹書紀年》:“周幽王九年,秋九月,桃杏實。”
現在中原桃子、杏子結果的季節那可是在夏季啊,但在那時候,竟然推遲到了九月(按照現在的歷法計算,估計已經到十月份了!)
再看看從西漢成帝建始四年到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
史書上只有大寒、大雪和大旱的記錄,沒有其它自然災害的記載。
徐鶴過目不忘,一一背出史書上的相關內容。
漢成帝建始四年夏四月雨雪,秋桃李實。
漢成帝陽朔四年夏四月雪,燕雀死。
東漢章帝建初年間夏寒。
東漢順帝陽熙二年春寒。
東漢桓帝延熙七年冬大寒,殺鳥獸,害魚鱉。
東漢靈帝光和六年冬大寒,北海東萊、琅琊井中冰厚尺餘。
東漢獻帝初平四年夏六月,寒風如冬時。
“子理先生,這些都是我腦子裡記住的,不過時間記不太清了,如果你不信,我可以把漢書、後漢書、通鑑找來給你一一查證。”
此時的譚倫都已經傻了。
徐鶴的樣子看起來並不像是信口胡謅。
可是徐鶴還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