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心中疑竇重重,但現在不是他思考的時間。
吳興邦唸完皇帝出的題後,來捧場的大臣們就該從哪來回哪去了。
一眾大佬從殿上退下,瞬間,整個奉先殿再次空闊起來。
小太監們趕緊趁著這檔子功夫,將早就準備好的桌凳搬進殿內。
這些搬來的桌子上都貼了紙,上面寫著貢舉人們的會試排名。
徐鶴排名第一,當然位置就在丹墀下方正中。
等小太監們麻利地將座位安排好後,剛剛退下沒多久,便又重新回到殿中。
就在徐鶴疑惑不解時,突然,他的手裡被塞了一袋子餅和一瓶不知道什麼水果榨得汁。
好傢伙,這半隻腳踏入體制內,果然立馬待遇就上來了。
以前考試,都是自己備食物。
現在,朝廷已經開始發福利了!
其實徐鶴不知道的是,這個餅名叫宮餅,就是唐代的紅綾餅
宋葉夢的《避暑錄話》卷下:“唐御膳以紅綾餅餤為重。昭宗光化中,放進士榜,得裴格等二十八人,以為得人。會燕曲江,乃令太官特作二十八餅餤賜之。”
都是老傳統。
不過,新鮮事也有,就是發到每個考生手裡的果汁。
往年殿試都是在殿角備有茶水,考生們自行取用。
沒想到今年至正帝大方了一回,竟然還給考生髮果汁!
等考生們全都領了福利,吳興邦正式宣佈,至正三十七年丙辰科殿試便正式開始了。
各人按照桌角尋找自己的坐位。
徐鶴剛剛坐下,就有禮部官員拿著試卷遞給了他。
他連忙展開一看,我靠,終於知道大伯為什麼要考他視力了。
這尼瑪會元的位置正好在大殿正中,本來就是背對殿門,身體擋住了光線,再加上殿深處本來光線也不好,試卷字再小一點,簡直要了命了。
領了試卷,就可以開考了,試卷的第一開前半頁可不是用來答題的,這裡要寫上履歷三代。
內容為:應殿試舉人臣某,年若干歲,系某省某府縣人,由附生或增生、貢生,應某某年鄉試中式,由舉人應某某年會試中式。
進應殿試,謹將三代腳色來列於後。
下面寫曾祖某、祖父某、父某,已仕、未仕,於三代長輩的名字下方註明。
試卷用白宣紙裱四層,大為十五開。
前六開是素頁,以用作寫履歷彌封,後九開才是給你寫策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