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徐嵩和徐鶴商量後一致決定——順其自然。
狀元固然好聽,但狀元未必能在官場出頭。
二甲前列入閣的進士多了去了。
他徐嵩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官場,需要文憑,但更需要的是才能、手段和——機遇。
三者缺一不可,狀元的頭銜不過是錦上添花。
還是那句話,說是這麼說,但也不過是二人寬慰彼此的說辭罷了。
狀元吶,誰不眼饞?
這不,徐嵩今日找來徐鶴,就是為了交代他廷試的事情。
“本朝殿試太祖時就定在三月初三,實際上也有二月底和三月中舉行的。”
“不過今年你也知道了,後日便是廷試。”
“謝恩是在初八!”
“天子親策於庭,不過如今大多以總裁官出題!”
“不過你不可大意,咱們這位陛下,向來不按常理出牌,我這兩日叫你小心揣摩聖意,便是此意!”
徐鶴好奇道:“伯父,殿試是個什麼章程?也跟鄉試、會試差不多嘛?”
“像也不像!”有過經驗的徐嵩解釋道:“殿試主考就是殿下,還有玉音總提調官,由會試總裁出任,讀卷官以國子監祭酒、太常寺博士、六科給事中、翰林院修撰四員充任!”
“監視官有監察御史二員;掌卷官以工部員外郎一員;受卷官以工部主事一員;彌封官以秘書監監臣一員;對讀官以尚寶司司丞、翰林院修撰兩元;搜檢官、監門官、巡綽官各以衛鎮撫一員;提調官以禮部尚書二員。”
徐鶴懂了,這跟鄉試、會試一個章程,只不過,會試比鄉試官員的品級高,殿試更高。
這可真是“宰輔讀卷,天子御筆標題”了。
“之所以把閱卷官稱之為讀卷官,是因為殿試是皇帝親策,其發策制曰,【朕將親覽焉】。所以,大臣讀卷不叫閱卷而叫讀卷!”
徐鶴點了點頭,好傢伙,這裡面的規矩,大伯不說他還真不曉得。
“對了!”徐嵩突然從懷中摸出一張紙來遞給徐鶴,“你跟我過來。”
說完,領著徐鶴來到書房,然後叫來徐鵬,讓他關好門後,用被子捂住窗戶。
徐鶴被徐嵩這舉動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此時的室內昏暗無比,徐嵩見了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把我剛剛那張紙拿出來,細細讀給我聽。”
徐鶴聞言,心驚膽戰地看向徐嵩。
我去,大伯這麼厲害的?
這可是殿試啊,他都能搞到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