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說話的那個監丞皺眉道:“噤聲,翰林院邱學士和唐祭酒到了!”
那些說話之人聞言連忙閉上了嘴。
果然,這時有人打著火把朝場中走來。
他們身後跟著兩個正在說笑的緋袍官員。
突然,徐鶴身後傳來“恭迎學士大人、祭酒大人!”的聲音。
原來眼前這兩人就是翰林院掌院學士邱騰和國子監祭酒唐煉。
因為靠得近,所以徐鶴隱約聽見一人道:“邱學士,請坐!”
朝那邱學士看去,邱騰今年估計六十多了,整個人比陳華還要乾瘦,不過一雙眼睛看起來炯炯有神。
不過相比陳華,邱騰此人更加不苟言笑,對於身邊唐煉的客氣,他只是微微點頭便算是回應了,甚至連個客氣都沒有。
唐煉是個五十出頭的中年,身材微胖,長相富態,看起來完全不像是個國子監祭酒的樣子,從口音聽來,應該是湖廣那邊的人。
剛剛坐下,甚至都沒有開場白。
只見邱騰直接道:“今天講大學。”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
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徐鶴和周圍一眾舉人聽得十分仔細。
這段話出自《大學》,意思是,所謂修身在端正心念,這怎麼解釋呢?
我們人,憤怒的時候、恐懼的時候、有所喜好、有所憂患的時候,心念就不夠端正。
如果一個人的心不專注,看到的東西跟沒看見一樣,聽到的東西也如同沒聽到。
吃東西不知道味道。
這就叫做修身首要就是端正心念!
上面的解釋,邱騰自然不會說,人家是預設了在場的全都能聽懂。
這裡不是社學,基礎知識不教。
所以邱騰唸完《大學》原文直接開講。
正心是誠意之後的進修階梯。
誠意是意念真誠,不自欺欺人。
但是,僅僅有誠意還不行。
因為,誠意可能被喜怒哀樂懼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為感情的奴隸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誠其意”之後,還必須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來駕馭感情,進行調節,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集中精神修養品性。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理與情,正心和誠意不是絕對對立,互不相容的。
朱聖人說:“喜怒哀樂懼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們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動,便會使心思失去端正。”
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棄喜怒哀樂俱等情慾,不是絕對禁慾,而只是說要讓理智來剋制、駕馭情慾,使心思不被情慾所左右,從而做到情理和諧地修身養性。
也就是說,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為情所牽,“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這凡句後來成了成語和名言,用來形容那種心神不屬,不專注的狀態,你們的老師、先生在講課時是不是也經常這麼說你們啊?”
聽到這,前排第一次聽邱騰講課的舉人們紛紛笑出聲來。
徐鶴也笑了,沒想到這位老先生講課還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