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只有心中的那個“理”沒有障礙,你做事的時候才會沒有障礙。
反過來說,如果你在生活中遭遇了諸多不順,那就要回頭去看,把心裡的結開啟。
周弼正是看穿了這一點,所以才對徐鶴暗示,可以從中耍點手段,不需自己出手,沈家兄弟鬩牆,自取其亂!
可徐鶴在猶豫什麼呢?
其實他對沈家沒有好感,但他對沈瑄本人卻沒有什麼惡感。
這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地方。
當他把心中想法對周弼說了出來後,周弼搖了搖頭道:“公子,你若是這麼想,除非你不去找沈家的麻煩,不然這就是取禍之道!”
徐鶴聞言心中凜然,是啊,自己還是用一個後世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覺得一件事,就算這家裡人幹得再不道德,但那也是其他人的事,與沈瑄何關?
但大家族裡,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放過了沈瑄,將來必有隱患。
“再說了……”周弼道,“難道公子就以為那沈瑄不知道倭寇之事嗎?”
徐鶴默然。
“明明作為魯國的封君,邾隱公卻昂頭獻玉,這是驕傲;明明是國家的主人,魯定公低眉順眼,這是衰頹!”
“我若是記得不錯,邾隱公太過驕傲,脾氣暴虐,他曾被吳王夫差趕下君位,投奔魯國;後來在越王勾踐扶持下復位,但因為他傲慢無禮,又被越國廢黜,最終死在越國。”
“而魯定公,他看似謙卑,實則軟弱,在觀禮那年五月,就去世了。”
“可見子貢之語,似是預測,實則天意,我們能做的,不過是順水推舟罷了!公子心中無須有什麼負擔!”
徐鶴聽到這裡,點了點頭:“良輔,那你看具體怎麼辦?”
周弼自通道:“剛剛那位兄弟不是說嘛,這沈家的三少爺,逢集喜歡找人鬥蟲,咱們只需要在這時候找人給他下個套,誆他輸錢,然後再把訊息【無意】中讓沈家管事的二少爺知道就行了,別的……”
說到這,他湊在徐鶴耳邊說了番話。
徐鶴聽完後,心中震撼無比,他不可思議地看向周弼。
這人不顯山不露水,對自己謙恭有禮,但處理起事來,手段狠辣,根本沒有絲毫憐憫之心。
周弼見徐鶴用這樣的眼神看他,他淡淡道:“公子,按道理說,我才剛跟隨你幾天,這種事我不應贅言,但我周弼說了,我跟隨公子是為了做一番事業!”
“做大事者,不能婦人之仁!若是公子覺得我說得有道理,那就收起慈悲心,若是覺得周弼手段陰狠,那請公子讓我回湖州去吧!”
徐鶴聞言,嘆了口氣:“良輔,我不是怪你,而是覺得,你說的其實比我周全得多,但我心裡始終繞不開那個坎兒!”
周弼微微一笑:“這說明公子是個仁善之人,周弼只有跟著這樣的公子,心裡才會安心啊!”
可徐鶴卻擺了擺手道:“良輔,對於這件事,聖人還有評價【賜不幸言而中,是使賜多言者也】。”
什麼意思?
在孔子看來,子貢這麼說話是不對的,有點咒人家的意思。
但徐鶴引用孔子的話,卻不是說周弼咒沈家。
而是告誡他:“多言多敗,人貴語遲。”
《易經》上也說,“吉人之辭寡,燥人之辭多。”
深層的意思是,這樣的話,他徐鶴能聽得,但換了別人來,就會覺得你周弼這人太狠了,會疏遠你的。
周弼連忙肅容站起,拱手對徐鶴道:“謹受教!公子,我以後改掉身上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