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陵縣狀元街。
剛從揚州看望老師回來的徐鶴,又把李思夔帶了回來。
李知節算是發現了,自家兒子跟徐鶴在一起的那段時間,身體好了,學問也長進了不少。
考校兒子學問時,兒子不僅像以前那樣對答如流,而且,往往就一個問題,竟然還有板有眼地跟自己這個當老子的辯論起來。
關鍵是,父子間的辯論,雖然李思夔因為年紀小,有很多想法還很幼稚,但對一些事情的觀念,竟然讓他這個兩榜進士也頗覺新鮮。
不要以為在古代,什麼事情都是因循守舊,每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其實都對未知世界有很強的探索欲。
只不過,在某個時間段,這種探索欲收到了來自各方的壓制,變得保守而已。
即使是保守,但那也是探索世界的方式方法變得保守。
要不然,就算在晚晴那種時候,為什麼還有龔自珍這樣的大牛,寫出【我勸天公重抖擻】的千古名句出來?
所以,明明是徐鶴老師的李知節,最後卻把兒子送去徐鶴那讀書了。
此時的徐鶴,正帶著李思夔和張三讓在徐家村某處荒廢的宅子裡翻找瓦礫。
謝良才無語地看著一大兩小三人道:“亮聲,你不準備來年會試,卻帶著兩個小娃天天抓蟲子,這不是不務正業嘛!”
徐鶴笑道:“德夫兄,你不懂,這叫寓教於樂!”
“嘿,抓個蟲子,還能被你扯上寓教於樂?來,你給我說說,你怎麼寓教於樂了?”謝良才也來了興趣,全沒有一點舉人老爺的架子,也學著三人蹲了下來,百無聊賴地翻找起來瓦礫來。
徐鶴對李思夔道:“思夔,你給你師兄講講蟋蟀的道理!”
李思夔聞言,像個小大人似的,昂頭挺肚道:“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無已大康,職思其居。好樂無荒,良士瞿瞿。”
謝良才聞言大感詫異,這首詩出自《詩經·國風·唐風》,全文有三段,大概意思是說,天氣漸漸寒涼,一年又快到歲暮了,時光流轉,匆匆一年,要珍惜每一天!
嘖嘖嘖,這三人明明玩得一頭汗,卻口口聲聲說要珍惜時間?
就很違和好不好。
謝良才還是不服,李思夔是天才兒童,這不能說明問題。
他把目光看向小胖子張三讓:“三讓,來,你也說說!”
小胖子跟李思夔比,果然弱了不是一丁半點。
他撅著小屁股,蹲在地上想了半天,好不容易才道:“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謝良才徹底傻了。
天才兒童什麼的,不具有代表性。
但這小胖子竟然也能背出《詩經·幽風·七月》,這就……
這小子可是跟自己族兄才將將開蒙一年啊。
殘念……
他面色古怪地看向徐鶴:“亮聲,將來我要有兒子,一定也放你這,就這麼說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