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府學之後如若沒有什麼特殊情況,那就閉門不出專心學問。
文會什麼的那是肯定不會去了。
每個人的志向不同,若是隻想一輩子呆在揚州,那趁機多結交點馬家兄弟這樣的朋友,尚還算有的放矢,但自己真的一輩子只呆在揚州嗎?
想到這,他展開信紙繼續讀了下去。
徐嵩說的第三件事是謝鯤已經到了京城,年前就已經幫他將《平倭策》遞進了宮,據說至正帝對徐嵩的平倭辦法總體上還是比較滿意的,也打算放其試試。
故而年前大伯父就已經提請九卿匯商,討論募兵一事。
但徐嵩信中沒有寫解除海禁一事,估計是也知道困難重重,準備徐徐圖之。
倒是信的最後,徐嵩還專門提到了戚繼光。
“你師伯的學生戚某,雖年紀尚小,但兵法戰陣熟斂,更有讓老夫刮目相看之舉,其人主動提出前往浙江練兵,能放著世襲武職不去,反要吃苦者,將來必為大材乎?”
該說不說,大伯父的眼光還是挺毒辣的,竟然一眼相中了戚繼光。
甚至還給戚繼光在新軍中留了個什長的位置,也算是當基層軍官培養了起來。
這次浙江的新募之軍是從處州縉雲、遂昌、松陽、雲和四縣招募的團勇。
原本是處州知府蔣浩招募來,保境安民之用,但這些處州兵十分悍勇,且習山戰,去年配合陸雲從側翼,吸引了不少倭寇的主力,一戰便引得謝鯤的注意。
這次用團勇編練新軍,徐嵩和謝鯤商議後都認為,一定要一戰功成。
所以特擢升世蔭福建都指揮僉事,處州衛人盧鏜衛新軍參將。
盧鏜原來的編制屬於浙閩海防衙門,受浙江巡撫節制。
在陸雲為東南總督時,衛所兵遇賊則潰,只有處州衛的兵能跟倭寇打得有來有往。
陸雲奇之,打聽之後才知道,原來義烏之戰時,是回鄉休養的盧鏜盧子鳴帶著蔣知府招募的團勇趕來支援,最後用八百餘人,多打旗號,鼓譟前進,這才吸引了倭寇兩千多。
就是因為這被調走了兩千多倭寇,正面的陸雲才能反敗為勝,在義烏以東擊敗了四千多倭寇。
而且盧鏜帶兵不拘成法,智勇雙全,吸引了兩千多倭寇後,只用小股兵馬勾著倭寇在山裡繞圈,直到天降大霧時,方才在半夜帶著團練衝進倭營。
大霧天能見度很低,盧鏜又令眾人在山上鼓譟擂鼓,之後親自帶兵殺進倭寇營中。
倭寇耳邊全是喊殺聲,還以為來了多少人,嚇得不敢應戰,奪路而逃。
最後八百戰兩千,處州兵這隻死了三個,倭寇卻被一路追殺到海邊方才罷休。
看完大伯的信後,徐鶴又拿出另一封來,原來是呂恆那個小妮子,信裡除了問些近況外,就是催更。
催更什麼的最討厭了,而且這人還想看作者的最新存稿【妖邪假設小雷音四眾皆遭大厄難】後面的內容。
關鍵是這些章節練書坊都還沒有看過呢,他都已經把前半部給了呂恆,怎麼就不知足呢。
“不是我要看,快點寄來,急急急……”
好傢伙,你把《西遊記》還分享給你的小閨蜜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正是:仙道未成猿馬散,心神無主五行枯。
畢竟不知此去端的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想看?且等府學裡有空再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