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正月十五,海陵城裡的熱鬧慢慢降下溫來。
徐鶴去了栟茶,又給老鄭頭和鹽場裡的老人送了點米糧,住了兩天後便準備起程回揚州去了。
可沒想到就在他去栟茶的這陣子,京中卻來了三封信,兩封是給他的,一封是給母親謝氏的。
徐鶴聽說還有母親的信,心裡有點奇怪,不過他先開啟自己的兩封。
其中一封是徐嵩寄過來的。
信中說已經收到了徐鶴的信,身體什麼的都還不錯,就是咳嗽的情況總有反覆。
第二件事就是交代他在家裡,要幫著徐岱處理族務,還隨信寄來了他親手所書的徐家家訓,託徐鶴叫人刻成木牌,掛在族學和祠堂前。
徐鶴開啟徐嵩手書的家訓,只見他一手功力頗深的楷書,洋洋灑灑寫了不少。
仇無大小,只怕傷心,恩若救急,一芥千金。
內要伶俐,外要痴呆,聰明逞盡,惹禍招災。
自家有過,人說要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丈夫一生,廉恥為重,切莫求人,死生有命。
要甜先苦,要逸先勞,須屈得下,才跳得高。
百日所為,夜來省己,是惡當驚,是善當喜。
人譽我謙,又增一美,自誇自敗,還增一毀。
害與利隨,福與禍倚,只個平常,安穩到底。
怒多橫語,喜多狂言,一時諞急,過後羞慚。
人生在世,守身實難,一味小心,方保百年。
慕貴恥貧,志趣落群,驚奇駭異,見識不濟。
看完大伯父親手寫的家訓,徐鶴又重新讀了幾遍。
這些話並不高深,但每個字都是他幾十年人生智慧的凝結。
有些話他是說給族人聽的,有些話是說給晚輩聽的。
但有些話何嘗不是對自己的規勸。
尤其是這句【內要伶俐,外要痴呆,聰明逞盡,惹禍招災】。
看完後徐鶴身上莫名其妙出了一層牛毛細汗。
是啊,從穿越以來,他處處冒尖,人前各種顯聖。
不否定這些很多都是他肚子裡的貨,但很多不也是後世看前人智慧總結出來的東西嗎?
比如現在士林傳頌的《石灰吟》,讀書人聽了,都要豎個大拇指,誇他一句海陵徐鶴守身持正,將來若是做官,必為賢臣。
還比如一路走來的很多八股文章,尤其是《十駕齋文集》,那裡面不少破題的思路,都是記憶裡明清兩朝文壇大家的文章修改而成。
別人不知道還則罷了。
自家事,自家最是清楚,如果沉浸在這些虛妄的名聲裡,那豈不是掩耳盜鈴?
所以大伯父的家訓,寄送得很及時,這家訓猶如當頭棒喝,告訴他人生在世,守身實難,一味小心,才能方保百年。
徐鶴看完後暗暗下定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