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考棚,徐鶴便發現牆邊有供茶吏一員。
焦訓導在他們進門前就三令五申過了,這茶雖有,但那是朝廷體恤生員們的善政,大家可千萬別傻了吧唧上去喝去。
一旦喝那熱茶,必有朱鈴在你的捲上蓋章,這就是懷疑你作弊的意思。
就算你文章再牛……降一等。
等附生們全都坐下後,歲考就算正式開始了。
老規矩,王良臣等人坐在明倫堂上,由他擬題,然後由吏員執牌而下,這是為了照顧近視眼。
這次歲考的四書題為《有美玉於斯》。
對於徐鶴這種經常拿無情截搭題考驗自己的變態來說,這題簡直就是小卡拉米。
此題是論語題,出自《論語·子罕》,全文是【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什麼意思呢?
這時子貢問孔子,為啥老師你學問這麼好,卻不出去做官呢?
孔子說,做官可以,但不能求官,咱們這種人要待價而沽。
不得不說,孔子是懂職場的。
上杆子求來的位置,沒有群眾基礎,身居高位也是舉步維艱。
還不如待價而沽,等人上門求他出仕才是正理。
朱子《集註》上說:“子貢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設此二端以問也,孔子言固當賣之,而不當求之耳。”
徐鶴記得范仲淹也針對這句話點評過:“君子未嘗不欲仕也,又惡不由其道。士之待禮,猶玉之待賈也。若伊尹耕之於野,伯夷、太公之居於海濱,世無成湯文王,則終焉而已,必不枉道而從人,衒玉求售也!”
想到這,徐鶴已經知道這文應該怎麼寫了。
從這題上看,王良臣的水平是比上一任楊寅秋高明多多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
楊寅秋出題,防止考生剿襲前人程文,所以取整章為題。
確實,效果很好,但不高明。
再看王良臣,此題看似在說出仕的事情,其實,這是一個小陷阱。
注意范仲淹的最後一句話,必不枉道而從人,衒玉求售也!
意思就是說,倘若不把自身建設搞好,那就是自誇其才以求任用!
所以,這文章你要是寫出不出仕那就完了。
王良臣出題的本意其實是要你把自己搞得【美玉如斯】!
想到這,徐鶴的破題已經有了。
【舉美玉以立言,若不容輕視其有焉。】
接著,他一鼓作氣寫了承題【蓋玉以美稱,則玉重;美玉以有稱,則有重,子貢設言之,豈於斯而可忽諸?】
……
思路開啟,這就好寫了,相比於剛剛穿越時的自己,徐鶴透過這段時間的鍛鍊,八股文章可以說是信手拈來。
尤其是寫到第二股時,徐鶴文不加點,直接寫道:【宇宙鍾毓之靈,發之愈盛。物與人亦肖而呈祥,是美玉平分鐘毓之原也。】
“蘊于山,則輝騰昆嶽;產於水,則色潤川淵。”
“而乘時而起,不同凡品譁囂。”
……
這文章,徐鶴寫得極快,因為天冷的緣故,他寫完後沒有第一時間謄抄。
因為不能把手放進懷中取暖的緣故,所以他又拱手放在嘴邊哈氣,等手稍稍暖和了一些,他這才檢查了一遍,謄錄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