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俊此時的心中也很震撼。
他其實今天並沒有惡意,府學有個傳統,只要是剛進學的附生,都要被廩生和增生們出題考校一番。
說是考校,其實也是個下馬威,讓新生們知道知道自己跟老生們的差距,將來學兄什麼的才能帶派不是。
在附生報道前,廩生和增生們昨晚連夜擬了題出來,這【三恕】剛出他口,眾人便連聲稱【善】,《聖人家語》別處還真沒地兒買去,他們也是進學後在尊經閣裡讀了。
本以為一經說出,定然嚇得那幫新生噤若寒蟬。
可……
其實歐陽俊不僅出了一題【三恕】,還有個【天下有大惡者五】的題作為備選。
這道題也是出自《聖人家書》。
但他見徐鶴這般輕鬆便答出來【三恕】,也知道原本準備的壓根難不住他。
但他作為眾人推選出來的出題五人中的一員,其他幾人都已經成功教附生們做人了。
自己卻中間遇到個硬茬。
就這麼輕鬆放過徐鶴,一是顯得自己水平有限,二是讓附生們吃癟的目的沒有達到。
因此歐陽俊眼珠子一轉開口道:“我這還有一題,不知徐案首還敢答否?”
高文達聞言怔紅了臉急忙道:“你們說話不算話,本來說好了只有五題!”
歐陽俊撇了他一眼:“本來說好了只有五人,加上徐案首,現在六人了,你早幹嘛去了?”
高文達明顯不善言辭,歐陽俊這麼一嗆聲,他立馬啞火。
這時徐鶴笑道:“歐陽兄是吧?你姑且說之,我試試!”
歐陽俊撫章笑道:“好,徐案首大氣!”
說完後,他負手在場中踱步思考。
好半晌才開口道:“滅夏陽者何也?”
他一開口,周圍有的人神色漸漸輕鬆起來,而有些人則凝眉沉思。
在附生的小圈子裡,同樣也分化出這兩群人,甚至有些附生急吼吼的就想回答。
滅夏陽者何也?
首先要搞明白,夏陽是個什麼地方。
想了半天,徐鶴才恍然大悟,夏陽者,虞虢之塞邑也。
這題在後世很有名,就是那個【假道伐虢】的成語由來。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
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援。
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
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
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藉口。
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