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寅秋心中有苦難言,他哪裡是找文章,他明明是尋人來了。
可是萬沒想到,被他大加讚賞,牛皮吹上天的文章竟然是徐鶴這小子做的。
楊寅秋此刻連罵孃的心思都有了。
可一旁的彭汝玉似乎並沒有察覺他臉色的難看,在看到徐鶴的名字後驚呼道:“是徐鶴那小子的文章啊?難怪難怪,這傢伙寫出來的詩文,篇篇讓人讀了口齒留芳,若是他的文章,倒也不奇怪!”
楊寅秋:“……”
彭汝玉接著道:“想起那日大宗師點評此文,說他【隨題敘置,而其剝落呼吸,掉折渡落處,時文中史、遷也】!大宗師竟然將這小子比作司馬遷,這可不能讓那小子聽到了,不然該生年紀尙小,恐受不住驟然拔高……”
見彭汝玉至今還是一副為徐鶴思量的樣子,楊寅秋心中只想哭。
這徐鶴怕是個妖孽吧?
大魏朝的文章大家,能掌握一種筆意就已經了不得了。
可這小子不僅駢文的對偶寫得文采斐然,就連散體也頗類《史記》、《漢書》。
文章嬗變,無可捉摸。
失策了。
想到這,他突然發了瘋似地將卷子丟下,又在五經題的筐裡尋了起來。
片刻後,他看著《周南·卷耳》為題的徐鶴卷子。
【懷人之詩,備道其所為懷者焉】。
再看卷子下方正中間那個因為激動,他親手畫下的大圈圈。
楊寅秋此時只想仰天長嘯,然後瘋狂抽自己的臉。
補刀的老彭又跳上來瘋狂按A了:“哎呀,這也是徐鶴寫的?不得了不得了!沒想到這小子四書題做得好,五經題也是這場中做得最好的,大宗師如此喜歡他的兩篇文章,看來這小子道試案首肯定跑不掉了!”
“噗……”楊寅秋聞言心在吐血,噗噗的那種。
一眾吏員聽到彭汝玉的話後,全都不約而同上前恭維楊寅秋道:“大宗師慧眼如炬,將來必為士林一段佳話!”
一直期望【佳話】傳播士林的楊寅秋本來聽到這話應該高興來著,但此時此刻他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
他臉上擠出一絲比哭還難看的笑臉,強讓自己鎮定下來,著人去將自己抽出的那十多份試帖詩拿出來。
踏馬地,我就他媽的,楊寅秋看著試帖詩卷中,其中一個名字赫然寫著【徐鶴】二字,他眼睛一黑,差點昏死過去。
只見試帖詩上,他興之所致,覺得徐鶴的詩做得最好,還特意在下面畫了個圈圈套圈圈。
彭汝玉眼尖,第三次A了上來。
這次試帖詩是以【漂母飯信】為題,說得是淮陰侯韓信的故事。
只見徐鶴是這麼寫的。
誰識垂杆子。英雄志未降。
分餐逢漂母,落日此韓江。
劍有幹霄氣,蕭餘乞食音,
天心思混一,國士待無雙。
……
“好!”一個吏員大聲道,“劍有幹霄氣,蕭餘乞食音,天心思混一,國士待無雙。這是狀元之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