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個漁家郎就去船尾忙活去了。
日落西山,殘陽如血。
小漁舟像支箭般劃破平靜的水面,沿岸的風景直往後退。
謝良才見到這番心曠神怡的景色,興奮地來到船頭負手而立道:“古廟依青嶂,行宮枕碧流。水聲山色鎖妝樓。往事思悠悠。雲雨朝還暮,煙花春復秋。啼猿何必近孤舟。行客自多愁。”
這是五代時,李珣的《巫山一段雲·古廟依青嶂》,雖然寫的是巫山,但此情此景確實也挺恰當。
海陵城裡城外很多南朝以來修建的古寺。
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四百多座寺廟中,有很多都是在海陵縣。
這正好應了開頭那句【古廟依青嶂】。
至於第二句,雖然本地沒有皇帝的行在,但卻有座都天行宮。
這座小廟供奉的是唐將張巡,他是開元年間進士,安史之亂時,經大小四百餘戰,斬敵將三百餘人,破敵軍十餘萬,終因糧盡援絕城陷而死。
由於張巡在睢陽堅守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牽制了安祿山在中原的兵力,這就相對地減弱了叛軍西線對唐朝的壓力,使唐肅宗李亨在陝西、寧夏邊境,得以集結各路大軍,對敵反攻。
同時由於張巡死守睢陽,使叛軍不能越睢陽南下,保衛了江淮流域廣大地區,使免遭叛軍的蹂躪,所以海陵百姓對張巡十分感激,專門建廟塑像奉祀他。
這座行宮就修建在徐鶴他們剛剛上船的西倉橋下,站在船頭還能看見城牆頭上冒出的殿宇一角。
騷包德芙的興致隨著夜幕降臨漸漸消失。
船已經行到一片寬闊的水面,看方向,已經轉向東去。
郭小二在船尾用漁網撒了幾次,便拖了兩條大魚上來。
船尾自有炊具,不一會兒,一砂鍋香噴噴的魚湯就端了上來。
徐鶴只見那砂鍋中湯色奶白,喝一口奇鮮無比,很快,兩條魚和砂鍋裡的湯就被眾人分了個乾乾淨淨。
剛開始時,郭小二還有些拘謹,但謝良才這人說實話還挺平易近人的,很快他便發現,秀才公跟外面傳說的根本不一樣,和藹可親地問了他們家幾口人,收成咋樣,還有些水上的趣事。
這一下子,船艙裡的氣氛就熱鬧起來。
船艙外天已經黑了,萬籟俱寂下,只有河面小船上一燈如豆。
四人一邊說些鄉野閒話,一邊聆聽著小船破開水面的嘩嘩聲。
突然間,謝良才轉頭看向倉外天空繁星,騷人笑道:“小鶴,此情此景,可惜無酒,不然咱們也能體會一番唐溫如游龍陽青草湖的盛景。”
徐鶴聞言,頓時想起那首後世著名的網紅詩……【醉後不知天在水,滿船清夢壓星河】。
想到這,他笑著對謝良才道:“小船載四人,就算無酒也沒有給你睡覺的地方,何談【清夢】?我這倒有一首詩跟眼前此情此景頗為契合!”
騷人頓時來了興趣:“快點念來!”
“月黑見漁燈,
孤光一點螢。
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此詩一出,就算是沒讀過書的徐鵬、小二都看向星空,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