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國朝,雖然這種情況有所緩解,但普通社學裡可沒什麼好的工具書,徐鶴能這麼清晰地給這句話釋義,著實讓堂上一眾官員刮目相看。
所謂讀經是本事,釋義才是真才實學,最後的科舉八股,說到底就是考察你對經義的理解。
徐鶴能把一句話解釋的這麼簡單清晰,如果他的所有釋義都是這種水平,那也就是說將來他考八股比別人就牛多了。
你說這幫人能不驚訝嗎?
李縣令此時更加高興,他連連點頭讚道:“不錯不錯,解釋的很好!”
但僅憑兩題,徐鶴還是存在僥倖的成分,李縣令繼續考道:“【子曰:“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災及其身者也。”】!”
黃有才聽到這句不由心中大喜,這句話可是出自《中庸》,而據他所知,徐鶴壓根沒學過《中庸》!
想到這,他眼珠子一轉笑道:“沒想到竟被你矇混過去兩題,大人,可一可再不可三,我猜他這題絕對答不出來!”
徐鶴鄙夷的看他一眼,口中流利答道:“【非天子,不議禮,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雖有其德。苟無其位,亦不敢作禮樂焉。子曰:“吾說夏禮,杞不足徵也。吾學殷禮,有宋存焉。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此言一出,黃有才整個人目瞪口呆,他張大著嘴巴不可思議地看向徐鶴:“你你你,你怎麼讀過《中庸》?”
這次輪到徐鶴冷笑了:“聖人之言,心嚮往之,夫子不教,難道就不能自學嗎?”
“好!”李縣令進士出生,最喜歡敏而好學之輩,他見徐鶴對答如流早就生出了愛才之心,再加上聽黃有才的意思,這個小傢伙在社學中是沒有學過《中庸》的,但是他依然能答出這題,說明他平日裡暗暗下了不少功夫啊。
這時,現場所有人心中都莫名其妙湧現出一個問題:“如此敏而好學、熟背經義之人會在考場中夾帶小抄嗎?要知道《四書精要》這本小抄的內容就是四書的經義內容,人家徐鶴連釋義都這麼厲害了,還能不會背經義本身嗎?”
國家科舉,縣試府試主要考察學生什麼?
還不就是對經義熟不熟悉?
如今李縣令出了三題,徐鶴題題對答如流,在有些偏遠小縣,就衝這份表現,縣令都可以直接讓其透過縣試的。
而此時,這正是李縣令心中所想:“徐鶴,本官見你對答如流,想來根本不用《四書精要》這樣的夾帶,定是有人誣陷於你!”
說完,他朝一旁面色如土的黃有才狠狠瞪了一眼!
接著他轉過頭來對徐鶴聞言道:“既然你熟讀經義,本官就當場做主,今科縣試,你被取了!”
周圍人聽到這話頓時譁然一片,剛剛還要被投入大牢的傢伙竟然扭轉乾坤,得到了縣令大人的賞識,當場免考過了縣試,擦,人生際遇,真是……一言難盡。
就在大家唏噓不已之時,突然黃有才咬了咬牙大喊道:“大人不可,縣試第一場考的是八股文章,這徐鶴壓根不會做時文,您可不能讓他過了縣試啊!”
李縣令早就看他黃有才不爽,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自己被他當槍使了,要不是那一聲雷響,自己就要成為這個傢伙的幫兇。
要不是這黃有才的大哥是自己同年,不然他早就將其拿下,可這他還不自知,跟個狗皮膏藥一樣,黏著自己不放,著實讓他動了真火。
“混賬,本官還要你教我做事?”李縣令怒斥道。
就在這時,突然有個聲音緩緩道:“大人,黃有才對此有異議,學生不敢讓大人被別有用心之人汙衊您包庇小子,小子斗膽請大人收回成命,讓小子應了這科縣試!”
“嘶~~”其他等著進場考試的考生倒吸一口冷氣,縣令大人都已經放話了,這傢伙傻的嗎?竟然還主動要求參加考試……
李縣令聞言深深看了徐鶴一眼,臉上不由露出鄭重之色道:“好,本官答應你!給你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但願你的破題別讓本官失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