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田二哉緩了緩,繼續說道:“即使是角川系現在的形勢也不是那麼好,或者說整個行業現在都是一片水深火熱。”
“那就沒有什麼應對方法嗎?”原野真吾皺了皺眉,不禁問道。
原來角川專務董事長井上伸一郎在2015年KADOKAWABOOKS創刊時發表的《新文學宣言》中就明確表示,所謂「新文學」,就是由網路上的使用者創作的、在網際網路上發表的、作為書籍或者電子書籍出版的。
把電子書籍和傳統出版並列,足見角川發展電子書籍的決心。
從出版社資源的分配和市場中的創作者們的反應,我們可以窺見這種變化確實發生了,而2016年2月角川自己的網路平臺カクヨム上線,顯然也是這個戰略的一部分。
從ラノベの杜記錄的出版資料來看,從2010到2017年,主要文庫類叢書品牌的新刊數量都在下滑,與之相對的,則是單行本類叢書的新刊數量均普遍上升。
雖然在絕對的數量上文庫類叢書依然佔優,但顯然單行本類叢書的發展勢頭更好。
這些單行本類叢書,就是「輕文學」或者「新文學」。很多讀者對這類作品最熟悉的,應該就是以「成為家吧」上連載的作品為代表的,內容以穿越、轉生到異世界為主的網路作品。
但這幾部實際上都是在文庫類叢書品牌中出版的作品,分別是在電擊文庫、角川Sneaker文庫和MF文庫J這三個文庫類品牌下出版的。
這三個品牌在這兩年還有什麼多媒體化的網路新作嗎?而角川體系中,以網路為基本的作品大部分已經都劃入到了「新文學」體系裡面,從早已成熟的輕體系中分離了出來。
軟銀創意(SoftbankCreative,旗下有GA文庫)、OVERLAP(OVERLAP文庫)、主婦之友社(英雄文庫)這些出版社缺乏有力的單行本產品線,所以看不大出來。
從近兩年發行量也能看到角川的資源確實從輕系向新文學系傾斜,強調UGC(UserGeneratedContent,由使用者生產的內容,網路是典型例子),這已經是整個角川集團經營戰略的一部分了。
其他出版社無疑也在增加他們在單行本品類中的投入。比如GA文庫下設了GANovels、英雄文庫下設PrimeNovels、OVERLAP增設OVERLAPNovels等等,相信不久我們就能看到這些單行本品牌下作品的多媒體化了。
新人獎一直是各大出版社獲得新作者、新作品的主要手段,透過獎金和出版承諾,吸引全國各地的有能之士來應募。
應募人數的多寡,也反映了這家出版社的影響力和創作者們對這家出版社的認可程度。但是隨著「成為家吧」出版作品的熱度不斷上升,出版社也顯然調整了重心。
其中最極端的例子莫過於主婦之友社旗下、出版了《騎士魔法》《異世界食堂》等作品的英雄文庫。主婦之友社此前主要專注於實用類的書籍,直到2012年才正式進入輕市場、創立英雄文庫。
這樣一個市場「新人」,從2012年到2017年,靠著僅有的一位編輯(和他的一位助手)每天工作近20小時在「成為家吧」挖掘作者和作品[9],愣是讓英雄文庫在輕市場上面站住了。現在,英雄文庫已經是有80多部作品、兩部作品動畫化、稍有名氣的文庫品牌了。
而角川在2013年和2014年《記錄的地平線》《魔法科高中的劣等生》兩部作品的動畫化顯然徹底點燃了創作者們對「家系(なろう系)」的熱情,讓他們看到了網路的前景。前者是極少有的。
能在NHK教育頻道這種全國性電視臺上動畫化的輕類作品,而且還是是在傍晚5:30分這種熱門時段播出,影響力非同一般;後者則是第一部在輕龍頭品牌電擊文庫上出版的「家系」作品。
2010年至2017年幾個主要輕新人獎的應徵作品數量情況。電擊文庫無疑是業界龍頭,應徵數量遠多於其他文庫。
但到了2015,在一眾文庫新人獎應徵作品數量下滑的時候,アルファポリス(《GATE自衛隊》)和「成為家吧」這兩家主辦的網路新人獎應徵數量卻依舊在上升。
特別是「成為家吧」主辦的「ネット小説大賞(原『エリュシオンノベルコンテスト』,2015年更名)」,2014年應徵作品數量就已經超過了電擊文庫,2017年的第6回應徵作品數量更是突破了一萬關口,無怪乎他們自詡是「島國最大級別獎」了。
現在,作為集團戰略的一部分,甚至連電擊文庫都開始謀求聯合角川自己的網路平臺カクヨム開拓單行本產品線了。
市場調查公司ORICON透過與島國全國各地的書籍經營商家合作,由他們向ORICON提供銷售終端系統的資料。
ORICON的合作物件共覆蓋3994家書籍經營單位,包括了島國亞馬遜、honto、樂天Books等大型的網際網路銷售渠道。
但必須注意的是,其中並不包括電子書,因為電子書是不經過POS系統的。
ORICON在每年出版的《ORICON娛樂市場書(ORICONエンタメ・マーケット白書)》中,統計了輕出版市場的變化情況。
在ORICON的統計中,不論是文庫版輕的銷售額每年都在下滑,而單行本版的銷售額則是在上升。這點基本上和上面提到的出版社經營策略的轉變相符,也和發行數量的變化相符。
但到了2016年,情況驟變,單行本的銷售額增長停止了,2017年更無論文庫本還是單行本銷售金額都大幅下挫,單行本原本30%以上的年增長率一下變成了10%。
缺乏有力作品、以文庫本為主的講談社和集英社下跌幅度最大,超過30%。其次就是巨頭KADOKAWA和主營網路出版的アルファポリス,下挫超過15%。
如果光看這個數字的話確實會讓人疑惑,輕市場是不是出什麼大問題了,要完蛋了。
但是如果我們去看看島國全國出版協會和出版科學研究所發行的出版月報,發現文庫本輕的銷售金額在2011年到2016年其實和ORICON的數字差不多,但2017年的數字卻相差了20多億日元。
直接導致《出版月報》的數字中2017年相對2016年下滑只有5.9%,相對還是比較平緩的,遠沒有14.76%那麼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