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舒再次笑道:“陛下,常言道出師有其名,諸行有其首,還請陛下先指派一人為首領,貧道才好派遣真法之士前來。”
望舒話音剛落,魏王李泰立刻站了出來,拱手拜道:“父皇,兒臣願為父皇驅使,替父皇遍走跋林走泉,收回那散落於野的人皇之氣。”
緊隨李泰之後的,是吳王李恪,李恪也躬身拜道:“兒臣也願往。”
李世民還沒說話,長孫皇后便臉色一沉,朝李泰、李恪斥道:“這裡有你們什麼事,還不給我坐下?!”
被長孫皇后一陣斥責,李泰、李恪微微一滯,不敢有絲毫不滿,連忙躬身拜道:“是,母后。”
然後二人便灰溜溜地又坐了回去,李世民則淡淡地看了李泰、李恪一眼,旋即朝望舒問道:“任何人都可以嗎?”
望舒點頭笑道:“只要是陛下指定的人便可。”
李世民微微頷首,腦海中已經將自己手下的所有文武大臣都過了一遍。
就在李世民準備欽點的時候,長孫皇后卻開口說道:“陛下,這件事還是交給承乾去辦吧。”
李世民愣了一下,隨後看了一眼長孫皇后道:“承乾?不行,他是太子。”
長孫皇后笑道:“就因為承乾是太子,所以才更應該去做這件事。”
李世民終於反應了過來,目光立時變得有些深邃,一旁的李承乾見李世民在猶豫,立刻便也想要起身表態,但卻感覺有人在身後拉了一下他。
李承乾身體頓了頓,扭頭朝身後看了一眼,卻什麼也沒有。
但被這麼一打斷,本來想要表態為李世民‘收回人皇氣’的想法也就消散了,李承乾不動聲色又坐了回去。
李世民見李承乾此刻竟然一言不發,倒頗有些詫異,於是開口問道:“承乾,你是怎麼想的?”
李承乾聽到這話立刻站起身來說道:“兒臣謹聽父皇旨意。”
聽到這話,李世民臉上剎時露出了一縷笑容,當即做出了決定,朝李承乾說道:“你如今身為太子,自當為朕分憂,那這件事就你去辦吧。”
李泰、李恪臉色陡變,李承乾心中大喜,連忙躬身領命道:“兒臣遵旨。”
李世民欽定了人選後,望舒也抬手敕出一道符詔,只見那符詔泛著仙光,須臾間飛出了皇宮,直往長安城外飛去。
僅僅過了一刻鐘的時間,便有人來報,說是靈臺道宮三位道長在宮外求見。
李世民立刻降旨宣見,不多時便有兩男一女走了進來。
為首的男子拄著鐵柺,面容黝黑,身體厚實,一看就像是個莊稼人。
另一位男子俊朗瀟灑,身形高挑,面容清秀。
至於那個女子,乃是一位僅有十一二歲的少女,唇紅齒白,面容豐滿,鳳眼青眉,一看就是個美人胚子。
望舒指著三人介紹道:“陛下,他們三人都是我靈臺道宮的弟子,分別是鎮山道士李真,掃灑道士江寒,以及道童武照,三人皆有神妙之道法,助太子殿下收回人皇氣,應該不難。”
望舒介紹完畢後,李真、江寒、武照立時朝李世民躬身見禮參拜。
李世民即賜平身,隨後也頒佈口諭,命李承乾為天子特使,帶領李真、江寒、武照三人進入終南山,收回人皇氣。
當然,李承乾出了收回人皇氣外還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把高陽公主帶回來。
李承乾立刻起身走到殿上,朝李世民躬拜領旨,其後御宴繼續不提。
就在李承乾領了李世民的旨意,帶著李真三人一路朝終南山趕來時,高陽公主已經帶著人來到了土龍洞。
莊衍已收斂了自己的神威,又用‘變化’之法改變了一些形容,自然便不會有人能認出他就是靈臺真君。
至於袁天罡與李淳風,則被朱嫙封印了法力,被那些高陽公主府的軍士看著。
當高陽公主在土龍洞前走下步輿時,立馬便注意到了土龍洞中的莊衍,以及他身旁那兩面頗為不凡的旗子。
朱嫙快步走了上來,目光掃過莊衍與那兩面神旗,隨後朝高陽公主低聲說道:“小心,此人有些不俗,那兩面神旗更是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