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長安城,距離玄奘西行取經已經過去了七年,這裡已然是整個閻浮大世界最為恢宏繁華的城市,也是南瞻部洲中心。
李世民坐在太極殿上,聽著面前一名百騎司校尉的稟報,臉色有些陰沉。
“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李世民揮手說道。
“是,末將告退。”校尉躬身領命,起身拜退而去。
校尉剛剛退下,面容姣美,氣色紅潤,腳步輕盈的長孫皇后便在宮女們的服侍下走進了太極殿。
長孫皇后一看到李世民那陰沉的臉色,立時開口問道:“陛下為何悶悶不樂?”
李世民看到長孫皇后,心情好了一些,臉色也變得緩和,他示意長孫皇后坐到自己身邊來。
長孫皇后走上前,挨著李世民坐了下來,隨後再次問道:“陛下,是發生什麼事了嗎?”
李世民臉色陰晴不定,他先是看了一眼長孫皇后,然又將目光落到了眼前的御案上面。
“皇后你說..”片刻後,李世民抬起頭來,看著長孫皇后道:“高陽一個女子,她找人皇氣幹什麼?”
長孫皇后聽到這話不由詫異,連忙問道:“陛下說的是高陽公主?”
“就是她。”李世民點頭道。
長孫皇后愣了愣,旋即道:“陛下,請容臣妾問一聲,人皇氣是什麼?”
李世民道:“靈臺道宮宮主,大國師望舒真人有言:‘天若降人皇,必有人皇氣運以加身,以統臣民萬方。’”
長孫皇后再次皺眉問道:“如此說來,陛下便是人皇,這人皇氣運當陛下獨有,高陽公主找的又是什麼人皇氣?”
李世民再次說道:“望舒真人還說過,數年前曾有命中具有人皇氣運之人被靈臺真君度化,入了道門,故而其身上人皇氣運散落於野。”
“只是.高陽從哪裡知道這些事的?”李世民一臉疑惑地說道。
長孫皇后沉吟片刻,隨後說道:“百密必有一疏,此事即為密辛,知道的人又不多,那恐怕是靈臺道宮中人不慎洩露。”
李世民聞言微微頷首,而長孫皇后又道:“靈臺道宮裡面有幾個道童,或許是她們閒談時將此事告知了高陽。”
李世民眼中泛起一絲冰冷的怒意,說道:“這本不是什麼問題,問題是高陽她竟然興起了尋找人皇氣的念頭,她想幹什麼?做皇帝?”
長孫皇后臉色微微一變,伸出雙手輕輕按在李世民的手背上,然後說道:“陛下,高陽是你最寵愛的公主,況且如今她才十三歲,能有什麼壞心思?或許她是一片孝心,想為你尋得這散落於野的人皇氣呢?”
“她最好如此。”李世民淡淡地道。
少時,李世民朝一旁的內官說道:“傳朕旨意,就說朕在武德殿宴請望舒真人,速請望舒真人入宮赴宴。”
半個時辰後,望舒乘坐著紫金鑾輿進入了皇宮,李世民則在武德殿設宴款待望舒。
長孫皇后、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等皆列座於殿上,待酒過三巡之後,李世民朝望舒問道:“真人可還記得當初對朕所說的那道散落於野的人皇氣嗎?”
聽到這話,大殿內的所有人都停下了動作,一個個豎起耳朵聽著。
望舒則拱手笑道:“陛下,此事貧道當然記得,而且那道人皇氣如今已經現世了。”
“哦?!”李世民面色一凝,又問道:“不知在何處現世?”
望舒說道:“貧道來時已觀得一絲天機,那人皇氣已在終南山中現世。”
“終南山?”李世民眉頭一挑,立刻朝一旁的內官說道:“宣李靖入宮覲見。”
內官正要領命,望舒便開口說道:“陛下,縱然你有百萬大軍,如狼似虎,也無法收得這人皇之氣。”
聽到這話,李世民立時阻止了內官,隨後拱手問道:“真人有何見教?”
望舒笑道:“我靈臺道宮中有修持真法之士,願助陛下收回人皇之氣。”
李世民聞言立時大喜,說道:“真人不愧為我大唐國師,果有仁義慈悲之心,那就請真人速將這些真法之士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