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旭日高升。
可相比起這西北清涼的天氣來說,安原府城中的冷清更讓人覺得心寒。
在偌大的安原府,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行人在街道上步履匆匆的回家或者是出城。
虎嶺關外發生的戰事,早就已經有訊息傳到了這裡。
這場戰爭所有人都知道,肯定有一天會打響,而在打響的那一天,便是兩國第二次國戰的開始。
國戰就意味著要打仗,也要死很多人,也有很多人上了戰場之後,便不知道還能不能下來。
鄴國不足一百五十萬戶,但卻有四十多萬接近五十萬的正規軍,而在正規軍之外,甚至還有數十萬的地方軍,也就是說,在整個鄴國,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人或者幾人參軍。
兩國戰事又起,首先倒黴的便是地方上的官員。
這段時日周鐵林可謂是忙得焦頭爛額,將各地的縣兵以及郡中的可戰之兵聚集起來,隨後成批次的源源不斷的送入虎嶺關。
虎嶺關現在就像是一座巨大的絞肉場。
在哪裡每天都瀰漫著硝煙,每天都瀰漫著戰火,每天都有許多人死去,今天可能是別人,明天就是自己了。
這就是戰爭,這就是戰爭的殘酷。
世道無情,戰爭更是無情。
在戰場上,不論之前是什麼身份,更不管之前是什麼地位,家裡有多少財產,也不能阻擋在戰場上戰死。
“什麼?”
安原府的郡主府內,接到了王庭旨意的周鐵林滿面不解的看著面前這個與自己一起長大的發小。
“你說,王庭不讓我們去找楚羽嘉?”
“是啊。”
那與周鐵林年歲差不多的傳旨官嘆了口氣說道:“老周啊,不是我說你,你都當了這麼多年的官了,還看不出來王庭的顏色嗎,人家現在根本就不想給楚家任何東山再起的機會。”
前些時日,周鐵林向王庭奏報,希望可以給將那些陣亡士卒屍體帶回來的楚羽嘉封賞。
“你前些天呈上去的奏報,其實大王也看過了,而且也商議過了。”
傳旨官嘆了口氣說道:“可結果,王庭上對這件事始終爭執不下,一撥人認為應該給楚羽嘉獎賞,另外一撥人認為不應該給楚羽嘉獎賞。”
“認為應該給的無一例外,都是武將為主,只有零零星星幾個文臣站了出來。”
“當然了,認為該獎賞的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楚千文。”
“在鄴國的中年將領當中,有許多都是和楚千文從一個戰壕裡爬出來的生死弟兄,就算不是,那也是有過交集,對楚千文的印象還不差,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好。”
“再者,他們也很清楚,楚千文帶出來的那支鐵軍的戰鬥力,強悍程度遠非尋常兵卒可比。”
“可他們不知道,也正是因為這樣,大王才更不會給楚羽嘉獎賞。”
聞言,周鐵林皺了皺眉,問道:“為什麼?”
“為什麼?”
傳旨官苦笑,貼在周鐵林的耳旁,低聲說道:“還能為什麼,楚家當時是怎麼倒的,你難道不清楚?”
“不是因為造反?”
周鐵林抿了抿嘴,頗為惋惜的搖了搖頭說道:“楚將軍一世英名,為整個天下鎮守西北門戶,可到頭來還是沒有抵擋得住誘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