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過了多久,開啟大門的“哐當”聲將寧珂從修煉中驚醒。
“給!”
從房間門口進來一個兇惡的中年男人,像喂野獸似的,擲給他一隻肥大的血淋淋的生羊腿,說:“今天要是打贏了,還給你一隻羊腿......”
寧珂猜測中年人沒說完的話的意思是,打輸了沒的吃。
其實,中年人話的意思是:輸了就不用吃了。
後來寧珂才知道,輸了比賽,若沒有被對方殺死,多數會被拖去喂野獸的......
寧珂沒進入角鬥場時,就聽到場子裡不時發出亂哄哄的吵鬧聲、喧囂聲,比賽馬場還熱鬧。
昨天,他被幾個在飛昇廣場巡邏的小官吏,私自賣到了角鬥場。
他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這輩子還會成為一名角鬥士!
他搜腸刮肚回憶起中外古今的歷史,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曾出現過角鬥士?
眾所周知,古羅馬帝國大約在兩千年前出現過職業的角鬥士。其來源主要是奴隸、戰俘,也有少量的自由人。他們手持短劍、盾牌或其他武器,彼此角鬥,以博得觀眾的喝彩。
從劉西子頭腦中複製的歷史玉簡中,寧珂曾看到過,在華夏春秋時期的楚國,曾有個很短的時期出現過角鬥士。因其太過殘酷,只存在幾十年就取締了。
這隱界之人,是從哪裡學來的這一套?!
比賽專案分三類:一是,獸與獸相殺;二是,人與獸相殺;三是,人與人相殺。
野獸在比賽中輸了,只要傷的不是十分嚴重,主人會繼續飼養、訓練,以期下次繼續廝殺;而只要有人參與的決鬥,輸的人就直接餵了野獸,很少有繼續餵養的。
人與人的比賽分三種形式:
一種是角鬥場指派自己豢養的角鬥士進行搏殺,以供隱界的貴族、名流等觀賞性的比賽,彩頭自然是少不了的;
第二種是隱界的幾大勢力,相互為爭奪修煉資源,又不想大打出手,常以角鬥來賭資源的歸屬;
第三種是一些門派、勢力為了獲得銀子,就自帶角鬥士前來與角鬥場進行對賭。
平時,大的門派都會豢養一些角鬥士,在這類比賽中派上用場。
第一種比賽,舉辦方為了節約成本,人和人之間廝殺時為了具有觀賞性,事先進行打鬥的排練都是有的,假打也不能完全排除;後兩種比賽的性質則完全不同,那是不死不休的爭鬥。
約定俗成,角鬥士的修為不得超過玄級。
為了增加觀賞性和讓下賭注的人有所依據,角鬥士是劃分等級的。一般情況,同級間的角鬥士進行角鬥,所下的賭注或是賠率也是基本等同的;若是不同等級者的角鬥,賭注或賠率跟等級正好相反。
也就是說,級別低的跟級別高的人角鬥,級別低的所下的賭注少,若是贏了,所獲的利益反而更多;反之亦然。
這跟許多賭場設定的賠率方式相似。
寧珂只是新人,沒有修為,連分級都沒有,被蔑稱為“布衣”,編號乙丁。
寧珂像野獸一樣,被放入直徑二十幾米的圓形角鬥場,還不知怎麼回事呢,一隻幾百公斤重的公野豬就衝了過來。
這對他很不公平!
別的角鬥士相互間還有交流,還知道要幹什麼,可使用什麼武器。他從囚禁野獸的房間裡被帶出來,什麼也沒有人跟他說,直接就放出一頭野豬來跟他相搏……
……
一大早,胡真人帶著徒弟清鈍,買了門票就進入了角鬥場。他倆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在看臺上等待觀看今天的比賽。胡真人坐在前排,清鈍坐在後面的一排。
今天的比賽是由角鬥場舉辦的觀賞性比賽,觀眾依然爆滿,座無虛席。比賽剛剛開始,給出的賠率並不吸引人,還沒到超常賠率出現的時候。
每類比賽都是兩輪,有時角鬥場根據情況也會臨時加場。
獸獸比賽剛一結束,寧珂就被連推帶搡的趕入了場地……
清鈍平時一直在師門修煉,很少出門。今天跟師父來到角鬥場還是很興奮的,什麼都覺得新鮮,不停的向師父問這問那。他哪裡知道?師父也是個菜鳥,直到師父面色慍怒,他才嚇的不敢多言了。
兩輪獸獸比賽時,他幫師父下了注,竟然都贏了。這讓他興奮不已!該講的不該講的話都出來了。
師父對他一陣呵責,本來他就膽小,嚇的不敢再吱聲,坐在椅子上玩著手指,直衝瞌睡。
下一場是人獸大戰,角鬥場的服務生大聲誘惑和催促著觀眾趕緊下注,賠率為1:2。